投资体系

1、投资理念:巴菲特价值投资
2、投资策略:以低于投资标的物价值的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
3、选股标准:持续成长的垄断型企业
4、股 票 池: 持有股票/备选股票/持续跟踪股票
5、估值方式:股票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市净率(P/B,衡量银行股的好指标),市盈率,PEG
6、卖出标准:第一次买入时犯了一个错误;公司基本面已经发生恶化;股价已经超出他的内在价值很多;你已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这只股票在投资组合中占了太大的比例。
7、行业选择: 金融保险股/商务服务业/医药/零售消费/
8、企业分析方法:成长性(成长多快及来源)、收益性(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及现金流)、财务健康状况(财务杠杆)、风险、管理(报酬和绩效及管理者性格)

一年用364天精心選擇最好的公司,第二句,耐心地等待,等待價位到達,好股好價。—李剑
牛市不轻易言顶,熊市不轻易言底.顶和底只有一个,所以要耐心等待顶和底的出现。—林一
三不主义:不看大盘走势;不学技术分析;不做股价预测。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李剑
在伯克希尔,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来对付这个问题。第一,我们努力固守于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了解的公司……第二,亦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强调在我们的买人价格上留有安全边际。—巴菲特

上证指数成交量及成交金额
股票池每年数据

2009/5/15

解决问题的策略

帮助弄清问题的策略
 
  1. 阐明问题   2. 确认问题的关键点   3. 联想问题的相关过程及立场 4. 使用图表的方法画出问题    5. 建立问题的模型或者相关工序    6. 设想问题的所在,关键点    7. 模拟重演出问题的关键因素     8. 考虑特殊情况    9. 考虑极端情况    10. 转换角度    11. 考虑多种手段和方法
 
 帮助简化问题的策略
 
 1. 单一化问题  2. 一个一个解决问题   3. 重新定义问题
 
 帮助确定问题原因的策略
 
  1. 收集问题的相关信息    2. 将收集的信息整理集中在一起    3. 做好更坏打算的心理准备 4. 比较没有出现状况的环境    5. 考虑多种原因和影响    6. 考虑非线性作用
 
  通过外部援助定义并解决问题
 
  1. 询问他人,特别是专家    2. 将解答记录下来    3. 使用工具或技术    4. 理论应用     5. 应用科学的方法     6. 使用数学     7. 使用公式
 
  通过逻辑学来定义并解决问题
 
  1. 使用你所了解的知识来类推问题   2. 使用演绎法     3. 使用归纳法     4. 假设问题
 
  通过可能的方案开始解决问题
 
  1. 猜测,检验,校准   2. 反向思考
 
  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1. 估计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成本,收益   2. 单一化或多样化的执行   3. 执行最好的方案和收集可以达到此类效果的信息
 
  解决问题的理想状态
 
  1. 不要立即评估选择   2. 设定一个不    3. 避免干扰   4. 尝试新的方法     5. 设定时限
  6. 找个伙伴    7. 乐观的情绪和激励的心态     8. 设想问题是一次机遇和改变  9. 积极的思考   10. 适时休息    11. 坚持
 
  解决多项问题的策略
 
  1. 问题定位     2. 问题筛选   3.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2009/5/14

我的城堡和我投资的5+12+8+2法则

 沃伦•巴菲特(美)/文
 
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这个标准排除了90%的企业;我要看清这个企业10年的大方向。 
 
我怎么选股:
      
重心是“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时”
 
可口可乐公司于1919年上市,那时的价格是40美元左右。一年后,股价降了50%,只有19美元。看起来那是一场灾难。瓶装问题,糖料涨价,你总能发现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你觉得那不是一个合适的买入时机。一些年之后,又发生了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核武器竞赛等。总是有原因(让你不买)。如果你在一开始40块钱买了一股,然后你把派发的红利进行再投资(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一直到现在,那股可乐股票的价值是5000万。这个事实压倒了一切。如果你看对了生意模式,你就会赚很多钱。
 
切入点的时机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如果我拥有的是一个绝佳的生意,我丝毫不会为某一个事件的发生,或者它对未来一年的影响等等而担忧。当然,在过去的某些个时间段,政府施加了价格管制政策。企业因而不能涨价,即使最好的企业有时也会受影响,我们的See's Candy糖果不能在 12月26日涨价。但是,管制该发生的时候就会发生,它绝不会把一个杰出的企业蜕变成一个平庸的企业。政府是不可能永远实施管制政策的。
 
一个杰出的企业可以预计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但不一定会准确到何时会发生。重心需要放在“什么”上面,而不是“何时”上。如果对“什么”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对“何时”大可不必过虑。 
 
我凭什么选股:
   
 给我10亿和10年
   
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这个标准排除了90%的企业。我想要的生意外面得有个城墙,居中是价值不菲的城堡,我要负责的、能干的人才来管理。
   
三十年前,柯达公司的城墙和可口可乐的城墙是一样难以逾越的。柯达向你保证你今天的照片,20年,50年后看起来仍是栩栩如生,这一点对你而言可能恰恰是最重要的。30年前的柯达就有那样的魅力,它占据了每个人的心。在地球上每个人的心里,它的那个小黄盒子都在说,柯达是最好的。那真是无价的。
   
现在的柯达已经不再独占人们的心。它的城墙变薄了,富士用各种手段缩小了差距。柯达让富士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赞助商,一个一直以来由柯达独占的位置。于是在人们的印象里,富士变得和柯达平起平坐起来。
   
与之相反的是,可口可乐的城墙与30年前比,变得更宽了。你可能看不到城墙一天天的变化。但是,每次你看到可口可乐的工厂扩张到一个目前并不盈利,但20年后一定会的国家,它的城墙就加宽些。企业的城墙每天每年都在变,或厚或窄。10年后,你就会看到不同。
   
我给那些公司经理人的要求就是,让城墙更厚些,保护好它,拒竞争者于墙外。我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企业。那么这样的企业都在做什么生意呢?我要找到他们,就要从最简单的产品里找到那些(杰出的企业)。因为我没法预料到10年以后,甲骨文,莲花,或微软会发展成什么样。比尔?盖茨是我碰到过的最好的生意人。微软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很好。但是我还是对他们10年后的状况无从知晓。同样我对他们的竞争对手10年后的情形也一无所知。
   
虽然我不拥有口香糖的公司,但是我知道10年后他们的发展会怎样。互联网是不会改变我们嚼口香糖的方式的,事实上,没什么能改变我们嚼口香糖的方式。会有很多的(口香糖)新产品不断进入试验期,一些以失败告终。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你给我10个亿,让我进入口香糖的生意,打开一个缺口,我无法做到。这就是我考量一个生意的基本原则。给我10个亿,我能对竞争对手有多少打击?给我100个亿,我对全世界的可口可乐的损失会有多大?我做不到,因为,他们的生意稳如磐石。给我些钱,让我去占领其他领域,我却总能找出办法把事情做到。
   
这样,我就能看清这个企业10年的大方向。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我是不会买的。 
 
我的5项投资逻辑:
    1.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4.最终决定股价的是实质价值。
    5.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我的12项投资要点:
    1.利用市场的愚蠢有规律的投资。
    2.买价决定报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长线投资也是如此。
    3.利润的复合增长与交易费用和税负的避免使投资人受益无穷。
    4.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仅有意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
    5.只投资未来收益高确定性企业。
    6.通货膨胀是投资者的最大敌人。
    7.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
    8.投资人财务上的成功与他对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边际”从两个方面协助你的投资:首先是缓冲可能的价格风险;其次是可获得相对高的权益报酬率。
    10.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12.不理会股市的涨跌,不担心经济情势的变化,不相信任何预测,不接受任何内幕消息,只注意两点:A.买什么股票;B.买入价格。 
 
我的8项投资标准:
    1.必须是消费垄断企业。
    2.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稳定的经营史。
    4.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
    5.财务稳键。
    6.经营效率高、收益好。
    7.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
    8.价格合理。 
 
我的2项投资方式
    1.卡片打洞、终生持有,每年检查一次以下数字:A.初始的权益报酬率;B.营运毛利;C.负债水准;D.资本支出;E.现金流量。
    2.当市场过于高估持有股票的价格时,也可考虑进行短期套利。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使用 Google 阅读器订阅穿过记忆的河流
开始使用 Google 阅读器,轻松地与您喜爱的所有网站保持同步更新
 
 
 
 

股东大会马云演讲实录:阿里巴巴为什么赢得了客户?

股东大会马云演讲实录:阿里巴巴为什么赢得了客户?

穿过记忆的河流 作者:但斌

改革股东大会变透明:与中小企业交流经验、分享体会

去年我是第一次参加股东大会,一个客户代表说下次股东大会能不能分享一下做企业的经验。结束后,我就做了一个决定,我们必须改革股东大会,我碰上很多很多香港上市公司的老板,几乎每个老板都在抱怨股东大会很没意思,就是20分钟投投票然后就再见了。

这世界抱怨的人很多但采取行动的人很少,进行改革的人更少,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来采取行动改革股东大会,我们希望把阿里巴巴的股东大会改变成为全世界中小企业交流经验、分享体会、让股东更加透明的了解这家公司,投资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特别是我关注到美国人特别关注的投资,巴菲特在美国教大家怎么投钱,我希望阿里巴巴的股东大会能够跟大家分享怎么办企业、怎么聘请人、怎么分享人,在做企业过程中我们是怎么应付困难的,对这些内容做交流。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股东大会做尝试,十年以后香港的股东大会和阿里巴巴的大会不仅为股东带来回报,更能带来创办的乐趣。

所以今年是第一次,我们刚刚开始,我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来改观香港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议程。十年以后我们也能够达到3万、5万甚至7万、8万、10万年轻的创业公司来分享经验。

这个会我期盼了一年,我觉得这个公司的创始人讲最真实的感受最重要,所以我主要是带着我去年做了哪些比较残酷的决定、为什么做这些残酷的决定、未来阿里巴巴整个集团要做些什么,也许这些经验对在座每个做企业的人有些思考、反思,希望这次股东大会也给大家带来一些振荡的回忆。

投资阿里最应看重的价值:永远贯彻客户第一

在座有很多阿里巴巴的客户和小的投资者,而且这些投资者相信都是从很小的企业做起,创业极其艰辛。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希望和信心。在阿里巴巴创业的时候,我们是1999年创业,2000年、2001年这前三年几乎没有一分钱收入,鼓励我们坚持下去的是我每天收到大量客户的感谢信,因为阿里巴巴找了新的客户,因为阿里巴巴有了希望和信心,这些信件支持我们走到了现在。

我今天跟大家要沟通的内容,我作为整个公司的创始人和CEO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为了什么、我们这批人为了什么、这个公司为什么存在下去?这些问题我们这两年越来越清楚而且意志越来越坚定,在座做企业的人不断需要知道为什么办企业、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在座还有很多投资者,我要跟投资者分享你为什么投资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价值是什么、这家公司为什么而存在、这家公司的经营哲学是什么,我想阿里巴巴永远是贯彻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个理念的公司。

上市的时候我讲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有一个投资者对我非常不理解,股东第三来上市干什么?我说这世界有很多股东第一的公司,你应该投那样的公司;但是这世界有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坚信客户第一,因为我相信是客户给了我们钱,我们创造价值、我们对社会做出贡献、对社会做出贡献,我们让客户成长起来客户付我们钱,因为客户的钱使我们成长。股东的钱不是我们的收入,股东的钱是对我们的信任,所以我认为公司的目的是你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给你钱。但是员工是让这些目的变成这些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员工的创新和辛勤的努力不可能有很好的收入。当然股东利益第三,股东利益是个结果,假如这家公司不挣钱,它不是慈善机构,它必须挣钱,如果一家公司不挣钱,那家公司是不道德也不负责任的,但一家公司为了挣钱而活着,我觉得这样的公司意义不是太大。

所以阿里巴巴不断在反思这样的问题,这么多年来我越来越坚信一点,这世界可以有很多比阿里巴巴更挣钱的公司,但是有更多公司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让很多的家庭和企业越来越成长,能对社会做出这样贡献的企业世界上并不多,阿里巴巴希望做一家我们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对无数中小企业、无数中小企业的家庭有贡献,同时加入阿里巴巴的年轻人因为阿里巴巴这个平台得到了成长,当然股东也有挣钱。我不反对钱,我希望十年以后阿里巴巴公司是全世界甚至全中国最赚钱的公司,但它不是我的目的,它只是我的结果。

所以阿里巴巴认为我们生存的目的是帮助无数的中小企业,因为我是从中小型企业起来的,我第一家公司5个人,我们借了2万块钱,我们多么的小心,因为一不小心明天就灭亡。阿里巴巴也是一样,18个人在一个房间里决定创办一家让全世界骄傲的中国人创办的公司,十年以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这个。我们坚守这个承诺,重要的是你说到做到。

什么是最伟大的公司?当然一家公司不挣钱是不道德、不负责任的公司,股东给你钱是让你创造价值、员工开心,同时有良好的回报。这是阿里巴巴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让我们走了十年,也会让我们走未来的十年。请大家今天离开这里的时候记住,你投资一家公司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很多分析师也好、华尔街的人也好说你们这个公司有点邪,是股东第三,我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股东第一的公司很多,你可以投那些公司,我就不相信全世界60亿或这么多股东中没有人愿意投资一家创造价值的公司。就像十年以前阿里巴巴刚成立,大家觉得阿里巴巴有点搞笑,员工讲价值观、使命感、帮助别人成长和服务,这太理想化了,我说我就不相信全中国13亿人找不到跟我们有同样理念的人,现在我们找了1.2万名。跨国公司有跨国公司帮他们,中小企业没人帮它们,我们就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们想要创造更多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这是我开场跟大家讲的观点。

未来十年、二十年假如你发现阿里巴巴改变了这个宗旨,我们一定会反思把它改回来。

IPO疯狂时坚守使命:让120亿港元与股东分享

第二点,我想跟大家讲去年、前年我们做了哪几个比较艰难的决定。因为今天是企业运营的分享,因为你坚信了自己干什么、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以后,我相信你做任何决定既困难但是很乐观。2008年阿里巴巴上市路演到了纽约定价的时候,在纽约定阿里巴巴股票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决定,因为我们已经在纽约无底价认购达到1800亿美金,香港的认购有几千亿港币的锁定资金,那时候我们感觉这个股市出问题了,因为阿里巴巴总共只想融十几亿美金,怎么可能有几千亿美金的锁定资本,人们变得疯狂。在外部疯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所以当时我们觉得阿里巴巴的发行价可以定到20块钱以上,每增加1块钱我们至少可以拿到10亿港币的融资。投资银行问我们,你们别太过分,定22块-25块就差不多了,我们自己开会问我们愿意卖多少钱的股票,我们问我们的同事心里期望值是多少,他们说出来的时候大概估计11块、12块。现在我们卖多少钱呢?报20块钱是不丢脸的,因为太多人想买这个股票了。这个时候我们这些人做了非常沉重的决定,后来我们提出只卖13块。

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大家很吃惊,我们没碰上一家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原来把自己本来可以拿到的钱交给股东分享,但是我们问自己,别人疯狂了我们不能疯狂,别人认为你卖20块钱你千万不要以为能卖20块钱,要对股东负责,香港很多公司上市把价格拉的非常之高,最后让股东受到损失,最后我们决定13.5元。我们不增加钱我们愚蠢,因为毕竟我们也是企业,但是增加太多的钱真正卖20块、30块,我相信股东、香港股民有一天会骂我们,那一天确定是13.5块,我们的股东非常沉着,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价格是坚持了股东利益。13.5块后来涨到了将近40块钱,很多人就怪我,40块钱涨那么高当时只卖13.5块,很多人也怨阿里巴巴,我说40块钱好像是短短三天以内涨起来的,这三天以内阿里巴巴没有做任何事情,最后怪我们我觉得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当36块、37块还要冲进这个股市的时候投机迹象已经非常之大了,后来从40块钱掉到3块钱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正确的决定股票反而掉的那么低。所以你会发现是市场发生了变化,我们自己在坚守,因为我相信阿里巴巴不止3、4块钱,阿里巴巴当时也不值40块钱,但是当市场疯狂的时候管理层、创始人以及所有的阿里巴巴员工要保持高度的冷静,我们这家公司要走到哪里去、要走到哪里,所以哪一天13.5块的时候做了困难的决定,但是个正确的决定。后来股票掉到3、4块钱的时候我心里很坦诚,我没有赚股东什么钱,这不是我们的错。所以我跟所有员工和股东讲忘掉股价,我们坚守对客户的承诺、对员工的承诺,我们承诺的不是股价,我们承诺的是业绩,我们承诺是帮助了多少客户。

我去年很坦诚,真的不难过。就像很多人说13.5块后悔了,当时定20块的时候可以多拿120亿港币进来,我一点不后悔,就像我今天不难过。因为人要坦诚,你只有真正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的时候,做任何决定你是敢拍下去的,这是我2007年做的一个比较困难的决定。2008年我又做了两个困难的决定,2月份我们感觉不对,特别是我见到大批阿里巴巴的客户对我们说去年赚了很多钱,我说你的钱在哪儿挣来的?在股票上挣来的,你会发现做企业的人在股市上赚钱,在网上论坛上讲PE多少倍、什么是IPO,像那时候淘宝、支付很小,每个人跟我谈你们什么时候IPO,当这个世界上所有商人讨论IPO、讨论倍数和炒作的时候你知道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阶段,所以我们员工大会上说高度关注2008年。直到2008年2月份我们写出了"冬天的使命"这篇文章,我们相信世界经济会出现问题。

拥有150亿的"冬天痛苦":主动放弃利润、全力以赴帮助客户过冬

这篇文章我写的时候也很痛苦,为什么呢?我们感受到有问题,但我不能跟所有的中小企业写这封信,并不是担心冬天不来怎么办。后来我根据客户第一的原则,我们帮人家,我们有义务帮助人家过冬。我说不能给客户写信,那就给员工写信,这信一定会传出去的。传出去以后媒体开始炒,说阿里巴巴遇上冬天了、电子商务遇上冬天了,马云快不行了(笑)。发出这封信不是为了热闹,我们是真正客户第一。我认为做企业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要在乎你自己怎么看这个世界。就像我们每次季报出来,其实我觉得是蛮好的,但是别人拿出来说阿里巴巴掉了15%,而不是说阿里巴巴涨了40%多的客户。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如果一个人为了媒体而活着、为了脸面而活着,不是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你会活的非常之累。

那封信写出我们立刻采取了很大的行动,刚才卫哲已经介绍了,中国的供应商每个是6万块钱,我们决定立刻把阿里巴巴的利润降低,那时候我刚好看了一部电影《赤壁》,我看了以后很有感悟,当时的刘备把荆州的老百姓往前面赶,张飞跟他说再弄下去就要死人的,我们自己逃的话就逃掉了,干嘛还要管老百姓。刘备说"这些老百姓信任我们,假如我们自己逃了没管老百姓,那创造这个国家的意义是什么?"

看了电影的这句话我感受很深,阿里巴巴过冬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拥有150亿的现金,再穷阿里巴巴都会收支平衡,但如果阿里巴巴的创业企业失败了那要阿里巴巴干什么,冬天过去了我们活下来企业都死光了。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个该花钱的时候,所以不是阿里巴巴挣多少钱、不是从每个客户身上赚多少钱,而是能够帮助更多的客户用电子商务度过危机。我觉得这个困难挺难的,直到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开董事会杨致远他们说你们怎么没有跟我们讲,我说跟你们讲也没有用啊。把产品从6万调整到19800元利润大大降低,但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有19800元的产品他们就敢于尝试、敢于卖出去,大家知道产品价格调整争论非常之大,我相信绝大部分公司的情况是冬天来了怎么多赚一点钱过冬,90%的企业想怎么多赚一点钱出来。那时候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高层想的是如何帮助更多的企业,因为这个决定使我们毫不犹豫把产品调整到1.98万,迅速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当然有两个结果,一是这家公司亏损的一塌糊涂,我在阿里巴巴开会的时候说了这句话"明天一季度我们利润为零,不需要利润,全力以赴帮更多的中小企业。"大家问是真的吗,我说是真的,使命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大家说干。

今天早上有位同事给我打电话说卫哲犯错误了,犯什么错误?没有按照我们规定的去办。我说怎么了?他说你不是说零利润,但还做出2.5亿的利润。实际上这不是玩笑,我们一季度没有利润,但我们帮助了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始电子商务把产品卖出去,当时做这个决定是很痛苦的,有可能被股东、被中国人骂,但有可能会成功,所以为了客户第一我们做出了这个决定。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我对一季度的业绩非常满意。为什么满意呢?我们少赚了5000万人民币的利润,但是帮助了5万家中小企业,5万家中小企业每家加入有10个人的话,50万人因此有了希望和信心,我们只少赚了5000万。假如每个公司只考虑一个季度的话,这个公司永远走不长,我们的使命无法达到。所以我去年做了一个比较难受的决定,我们的管理层说要不要降低利润,一季度我们可能真的没有利润,但是现在看来在经济这么难的情况下我们少赚了5000万,但帮助了那么多的客户,很多客户更感谢阿里巴巴,我们赢得了更多客户。

全世界都在降工资、裁员:阿里"逆势"厚待员工

第三个困难的决定是去年年终奖要不要发,员工第二,整个市场上这儿裁员了、那儿扣工资,如果今天阿里巴巴说裁员2000人、阿里巴巴说不发年终奖,我相信没有人反对我们,因为全世界都在降工资、都在裁员。这时候我们做出决定是要不要给他们发年终奖,这个年终奖是很多人期盼的,这个工资也是在冬天到来的时候你该不该对员工负责任。所以我认为2008年是阿里巴巴创办九年以来最成功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我们躲过了金融风暴,这一年我们做了全面的准备做了大量的调整,员工做了大量的改造自己的产品,一切都很好,我们应该给员工年终奖,并且给优秀的员工加工资。我觉得对员工加工资不应该跟外部经济形势挂钩,他干的好你承诺过他的就应该给他加,但如果是外面经济形势非常好但他们干的不好也不能加,跟外部经济形势是没关系的,不能说今年经济形势、股票很好大家发点奖金吧,干的不好一点都没有。所以企业坚守承诺,你答应员工的事情就全力做好,除非公司实在不行,因为我认为我们去年的业绩、产品各方面都不错。这个决定出来我们本来以为是一片骂声,但没想到这1万多名员工心里非常踏实,这个公司坚守承诺,我们更加有信心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成功。所以我想跟大家讲阿里巴巴有今天并且我们对未来十年越来越有信心,我们坚守了客户利益第一、坚守了员工第二、坚守了股东利益第三。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CEO像我一样,我很自信,自信并不是我狂妄,自信是我看到了未来,我们更看到了自己的员工。当然,说心里话我并没有看到很多股东对我们说"你这个公司好像真不太挣钱"。大家回忆一下两年以前发行IPO时,我在这儿路演了一场15分钟讲座,我跟大家讲电子商务在中国真正起来需要3-5年的时间,我相信那一天如果参加路演,我从香港到新加坡、到英国伦敦到纽约,我一路上讲电子商务需要3-5年的时间。第二、我们觉得这几年是需要投入的时间。第三、那时候投资者说阿里巴巴利润太高,我也觉得太高,哪有40%多的利润,这些利润应该返回到市场上去,这些利润应该聘请更多的优秀员工,因为真正电子商务市场的形成大概需要5-10年,10年以后整个世界的电子商务发生剧烈变化。

世界最强大互联网公司一定诞生中国:阿里巴巴有这个机会

我想跟大家讲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一定会超过美国。五年以前我在美国的演讲后,我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一定会超过美国的互联网用户,那时候又被人家笑,中国怎么可能会超过美国呢,中国这个管理、那个控制,但今天没有人那么说了。我说美国才3亿人,不能死人要不停的生孩子才能达到3亿,中国3亿人上互联网没几年就出来了,因为我们有13亿人口。我想讲美国电子商务很难发展,美国的渠道非常先进、美国的银行体系非常先进、美国的IT已经非常先进,所以它的整个电子商务就很难做,因为它太好了。所以我们认为十年以后中国会出现巨大的奇迹,全世界肯定有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是独领世界第一名,但是不是阿里巴巴我不知道,但这家公司一定来自于中国,这是我的结论。

三年以前我就在这儿讲的,全世界三大互联网公司中一定有一家来自中国,因为不可能在中国巨大的互联网国家中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成为世界第一,一定有一家。至于阿里巴巴能不能成为这一家我不知道,但我们为此而努力,我相信我们有这个机会。这是我们对未来的看法,我坚信世界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一定会诞生在中国,阿里巴巴有这个机会。

要成为一家这么伟大的公司最缺的是什么?我认为我们最缺的是文化、管理和领导力。我刚刚有幸跟阿里巴巴13个高管,所有的总裁包括淘宝总裁、支付宝总裁、阿里巴巴高管这些人,在美国一片恐慌的时候我们到美国调研和学习,我们去了EBAY、雅虎、GOOGLE、微软、星巴克、GE,我们与索罗斯做了交流,我们也见了克林顿,人家说经济那么糟糕你们到美国学习什么?我说我们不知道学习什么,我们就来看看,但走的时候一定会告诉你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在美国待了18天,这18天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18天我们看到了我们偶像的公司有EBAY、GOOGLE、苹果,这都是我们想象中的公司。看了这些公司以后我们感受很深,美国一片萧条,每个人都在恐慌,今天这儿破产明天那儿裁员,绝大部分我们参观的公司失去了梦想,每个人考虑的是三个月以后做什么、下个月做什么,没有人想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做什么。

我在美国做了两场演讲,我说十年以前我跟蔡崇信先生两个人到了美国硅谷,去想要VC风险投资,那时候只要几百万美金,我们见了很多VC他们觉得中国不可能互联网。但我们看到了美国硅谷的梦想,那时候美国硅谷每天晚上灯火通明,很多技术人员挑灯夜战,很多技术人员告诉你我们的技术冲击着世界,我们发现礼拜六、礼拜天很多大楼里面都是人,根本找不到停车位,看到的是硅谷的激情和梦想。我们看到了美国梦想,因为这些美国梦想使我们回到中国的时候也希望在中国建立这样的美国梦想,我们希望在中国未来十年发展中也能创造这样的公司。但是十年以后我们回美国发现他们找不到梦想,他们想的是下个月怎么办,有一些非常有名的IT公司的工程师在讲产品的时候不是讲这个产品会影响多少人、帮助多少人,他告诉你这个产品能赚多少钱。如果连一个公司的工程师都在告诉你赚多少钱的时候,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看了以后我们更有信心,假如冬天的时候你失去信心、失去梦想、失去对未来的憧憬这家公司就像死人一样,我们去美国看的几家公司我可以告诉大家有几家公司一定不会在二十一世纪存在了,即使存在也像行尸走肉一样,他们没有对未来的展望。如果没有对未来的展望,一个人只有钱而没有理想和想法会怎么样,一家公司没有使命、没有对未来的展望我觉得这家公司活着还不如死了呢。我想告诉大家,阿里巴巴这十几天的考察,回来以后我们对中国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未来的信心越来越大。当然信心必须建立在脚踏实地的路上,如果有愿景、有使命,但是使命和愿景都是用来说给别人听的而不是自己把组织人才落实到点点滴滴,那都是空话、都是不值钱的。所以回来以后我们又做了大量的改造,今天我想阿里巴巴对自己的愿景,我们刚刚过了十年,今年9月10号是阿里巴巴十周年,这十年我们从18个人、从一个梦想,一个证明在中国能够有电子互联网存在,十年来我们证明了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在中国有市场,今天淘宝网有1.2亿用户,支付宝有1.79亿的用户,这样的市场我们证明了。

未来10年创造新商业文明:承担使命现在就行动

但是未来十年我们证明什么?今年9月10号我们将会向全世界的人,十年以前在我家里跟18个人讲了电子商务会存在,今年9月10号我们会向全世界宣布怎么看未来十年,我们希望未来十年利用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创造整个世界的商业文明,我们不愿再看到欺诈、不诚信,我们更不愿意看到不透明的公司、那些以赚钱为主的公司,希望通过互联网影响这个世界,完善商业世界,这是我们未来的使命。

大家觉得阿里巴巴用数据看到了去年金融风暴、经济出现问题,那你怎么看现在?未来怎么办呢?尤其这两天股票又发疯的涨,是不是金融危机过去了?第一、我不是算命的,我也不想做任何对未来的预测。去年在一次浙江商人大会上,所有的企业在那里讨论,都在埋怨别人,人家也问我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过去?我在一个上海的饭店里吃饭,老板娘过来了,这个老板娘是阿里巴巴的客户,他说你说冬天来我们不相信,现在真的来了。我说明年过去。她说明年怎么过去了呢?我说你会适应了,经济不好大家都会适应。

今天股市的回来、今天经济的回来我是这样看的,世界经济的本身问题没有解决,只不过是感觉回来,我认为第一点是世界经济开始适应了危机、采取了行动、充进了一些钱,并没有根本改变问题。第二、即使改变我们不应该因为恢复昨天而兴奋和骄傲,我们应该创造更好的明天,不能中小企业在未来十年还是战战兢兢度过每一天,我们不希望子孙后代还在担心美国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大家不要忘记这些东西。第三、做企业的永远不要盼望外面好或不好,我告诉大家外部形势好跟你没多大关系,外部形势不好跟你也没多大关系,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也有很烂的公司破产,经济形势不好也有很伟大的公司,不要埋怨外部,改变自己,做出行动。就像这次股东大会一样,去年我们答应了改革,我们现在就改革,从现在开始。明年的股东大会我特别希望我们分享的是我们怎么招聘人、怎么开除人、怎么管理的、怎么决策的,让很多中小企业从我们身上得到更多的经验,把我们犯的错误跟大家分享,通过这样让巴菲特教别人怎么赚钱,让阿里巴巴的用户学会怎么做企业。

我希望这家公司越透明、越明朗、所有的股东外界对我们明白的越多越好。

股票交易法则

译言-投资/理财/创业 作者:冰山中的海鲜

致投资者:

这篇文章是通向财政独立的一个重要布骤。一笔非常小的费用可以让你获得一系列的获胜准则,有助于你了解如何学习怎样购买和出售股票,怎样在股票市场中赚钱。每一个投资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者,都可以在股票市场中通过这些准则或得胜利。我的这10条法则的最主要的是减少输钱的风险和最大化利润在股票买卖过程中。

我并不是一个股票经纪人或投资顾问或大公司里的行政总裁。我只是一个辛苦工作20年,投资过,读过很多投资方面的书,受难过,错过和有过几次失误的个人投资者,推出了这10个准则想让那些想赚钱的人有路可寻。

我已经实现了我的财政独立而正在享受我投资的果实。如果在我生命中更早的有这10条准则的话我或许在很多年前就可以实现我的财政独立了。现在你可以让自己实现财政上的安全。

我一开始做股票交易的时候是在1990英国的股票交易市场。那以后我也在美国的股票市场交易过股票。感谢互联网股票经纪人们现在很容易购买和出售股票在全世界。

我做过很多研究通过研读投资书籍,出席投资研讨会和订阅投资杂志。我用了很多年收集了很多信息和发展了这个我经常用到的在我投资股票之前无论在美国还是海外的胜利准则。通过遵循这10个准则让我在股票交易里很成功。。。。十分成功!!!

我的这10个准则并不是一个"快速制富"的计划。它们只是一个指导方法去帮助你如何学习怎样去保钱,投资,盈利和去达到你的财政目标。我不能保证它会让你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但是它无疑对你上手的帮助很大。很快你会看到这些准则带给你的利益和你的财政繁荣。。。。。。明显地!!!

虽然一些准则会难以置信的简单和明显但是直到你在阅读,吸收和跟寻中非常明了的领悟了其中真正的意义你可能就不会再跟着它们了!!!

这10条准则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渴望去达到自己财政独立和赚好钱真钱的人。。。。很多的好钱,真钱!!!

如果你想或得利益了解这些规则吧。

1)你不能预测未来。停止相信和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去做它。没一个人能够去"预测"什么事情会发生在未来。失控的市场往往会继续失控。廉价的股票似乎会更低廉和高价的似乎会更高价。不要很麻烦的去证明市场只是简单的让它做它想做的。

2)大钱来自点位定位(译者意:止盈)。你真的必须停止追逐你的圣杯(译者意:幻想中的盈利)应该把你的时间花在不同的点位定位规则上。这就是从普通人区分出专业人士的秘密。

3)价格决定一切。股市不遵循基本面。只是一种"观念"。为什么有另个相同的股票会有完全不用的命运在市场?

4)停止思维像一个机构。大资金的管理者对股市的表现不感兴趣。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一件事看起来,其实他们只对资金的管理感兴趣。所以当他们告诉你要"多样化"(译者意:分散投资的时候),只投资在过去有坚实收益,巨大的管理团队,坚实的这样那样的。。。对待着一些无意义的理由的绩优股。除非你只想要很少的回报。

5)99%技术分析都是垃圾。整个公司都是成立来去填饱你的B*S(译者意:愚蠢)在技术分析的形式上。把这些都丢掉然后回到最基本的方面上去。

6)质疑每样事情和每个人。甚至我。不要盲目的相信所有你读到的和听到的。小心哪些你读到的和甚至更加谨慎那些你原来相信的。在所有的意见后面只是某个人的个人信仰。

7)如果你要问你最好不要。我不敢相信人们真的去问别人是否应该持有或卖出股票在这个点位。当然的在你进场和出场前,我可以保证如果你问了这个问题你不会赚到钱。

8)我是在股票市场去赚钱而不是去在一个智力问题中获胜。没有一个人可以打败市场。在牛市中寻找财富在熊市中保持防御姿态。300%+的回报是容易可达到的在对的情况下,但是不要把这些都还回去在市场情况改变的时候。

9)一些人只是在股票里不能自拔。如果你黏附太多重视在你的交易帐户举例:如果你交易的钱是"害怕钱"(译者意:不是闲钱)你将不会有坚定的信念去遵守你的规则。如果你不能成功停止交易。要么了解你为什么失败要么把你的钱给可以做到的某人。

10)股票交易不是全部。它只是钱。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可以做你最好不要忘记。

盖瑞・贝斯基的10条行为金融学建议

盖瑞・贝斯基(Gary Belsky),那位ESPN体育台的总编辑?他也是投资大师?没错,就是这个盖瑞・贝斯基。这位现任ESPN的总编辑之前是一位成功的财经记者、作家、心理学家和个人投资者,其1999年出版的畅销书《为什么聪明人会犯大错误》精彩剖析了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及回报的影响。以下既是贝斯基对投资者在行为金融层面的建议。 
 
盖瑞・贝斯基的10条行为金融学建议
 
1、不要区分钱的来源  
留心周围,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习惯把口袋里的钱根据钱的来源区别对待。比如,对于分红、退税等,他们花这些钱的时候十分大方。而对于自己工作赚来的钱,在消费的时候则会显得小心翼翼。其实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因为这无形中会消费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浪费了钱财。避免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一旦拿到分红、退税等,就把这些钱存进储蓄帐户,选择合适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盲目消费。
 
2、控制由损失带来的恐惧情绪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当我们损失100块钱时的痛苦情绪程度远比我们意外赢得100块钱时惊喜情绪的程度要高。但这句话并不代表,当我们的投资组合出现亏损时,我们还要死抱着它不放以希望他能出现惊天逆转挽回损失;同样,上述行为学也并不是说,当市场骚动,我们就要卖掉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组合。总之,投资者要控制恐慌的情绪,看准眼前的局势再采取适当的措施。
 
3、克服选择障碍
选项越多,选择越难。如果你也有这种“选择障碍”的毛病,不妨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比如,如果你不知道买基金好,还是买股票好,那么就想象一下你现在已经拥有这些投资,这样你就可以真实感受到现在持有哪类投资更令你感到痛苦?抛弃让你感觉痛苦的,选择感觉良好的,这么一来,选择题很快就做好了。
 
4、全局思考
人往往都有“偏见选择”的毛病,意思是说,人们在做思考或选择的时候,经常会把一些自己不喜欢想的因素,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因素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又或者是考虑的比较少。这种做法通常会导致由于考虑不全面造成的投资损失。所以,投资者在做投资的时候,千记要克服这种“偏见选择”的毛病,把所有你喜欢不喜欢的因素都考虑进来,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
 
5、认识机会
人们常说,要抓住机会。但是,能抓住人生中的机会并借此奋斗一生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也是大多数人都对一时成功或偶然因素下的成功案例印象都比较深刻的原因。因此,也导致了过去两年来,很多人把自己的资金押宝在共同基金投资上的现象。因为他们看到那两年的共同基金表现很好。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基金表现好的真正原因。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深层次问题思考,今年基金回报大跳水才导致了这部人惨烈的投资亏损。
 
6、不要过分自信 
近一年来,很多人都感觉很受伤。但若要寻求深层次原因的话,恐怕还是因为这部分人自身过分自信导致的。他们自以为很了解市场,就开始大举投资,偶尔获得成功就沾沾自喜。殊不知,他们对市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也没有很认真的做好投资功课,因此投资亏损显然是必然的结果。事实上,即便是经验老道的投资者也不敢夸下海口说,自己的每次投资都能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7、承认错误
承认错误。听起来似乎是很基本、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做投资最重要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膨胀自己的自尊心或满足自己个人的爱好。要克服这一点,投资者需要和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投资决策,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些不同的想法和思考,更重要是听取别人对自己决策的批判,从而完善自己的投资决策。
 
8、短期趋势并不是你的投资朋友
尽管过去很长时间,人们看待投资成功与否都是从最终结果来看的。但近几年来,人们似乎越来越关注市场短期的波动趋势,甚至对市场上的小道消息越来越感兴趣。随着市场短期波动或小道消息操作的后果只能是,增加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却并不见得有好的结果。因此,这里要建议投资者,市场短期波动和小道消息可并不是投资者的朋友。
  
9、防止信息泛滥
 
虽说知识就是力量,但过多的错误信息就会扮演决策破坏者的角色。已经有研究表明,那些经常用大量信息填充自己的投资者,并不见得比那些做好决策就远离信息轰炸市场的投资者赚的更多。 
 
10、不要频繁更换投资组合 
检查投资账户的频率越少,受到相关情绪波动的概率也就越小。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每年或每季度调整一下自己的投资组合已经足矣。

秦晓:商业银行的估值模型与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

秦晓:商业银行的估值模型与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
2008年12月01日 22:11 21世纪网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估值模型的解析,旨在建立一个以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为目标的分析框架。
 
  一、企业的价值和价值评估
 
  1.企业的价值
 
  估值是对企业价值的认识和判定。企业的价值有两个概念:帐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帐面价值可以视为会计准则核算的净资产,即总资产减去负债。会计准则虽然在一些科目中引入了公允价值(fair value),但总体上讲仍是以历史成本为标准的,因而并不能体现企业的未来;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所显示的只是资产的数额和构成,而不能充分揭示资产的质量。市场价值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交易(也包括非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交易)的价格,它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是一种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品,非专业的投资者很难判定其价值,这就需要资本市场上的专业机构对其进行估值。
 
  2.估值的方法
 
  估值是对影响企业未来赢利的各种因素模拟和量化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做出判定和测量的过程。估值的结果会因研究人员对相关因素的选择、判定有所不同,但其采用的分析框架,即估值模型应是基本相同的。
 
  估值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现金流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DCF),即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做出预测并以资本成本为折现率,得出其目前的价值。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可比公司法,即参考同行业的可比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价格参数,计算出企业的市场价值。
 
  就外部环境而言,宏观和行业周期性波动、相关地区的法律、监管政策、税务、信用环境等在企业估值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因素被视为企业估值的前提假设条件,本文不做专门讨论。
 
  就企业本身而言,影响其未来盈利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不同阶段有的是正相关,有的是负相关;企业又处于一个竞争性的市场,这些因素及其相关性还应与行业平均值作比较;此外,处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些因素也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估值模型的运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二、银行的估值模型
 
  商业银行(下称银行)是一个经营货币的服务型企业,其盈利模式、资产负债结构与生产企业和非银行金融企业不同,这也决定了其估值模型的参数选择和所使用的方法。
 
  1.银行的盈利模式和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从图1(见下图))可以看出,银行的主要收入源于生息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主要支出源于付息负债产生利息支出。这就决定了其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的管理获取利差收益。银行的另外一个收入来源是非利息收入,因为银行除了提供信用中介之外,还充当支付中介,投资、销售和代理其他金融产品。
 
  从图1还可以看出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与一般制造业相比有两个区别:一是固定资产只占左端(资金使用)的很小的份额;二是权益资本只占右端(资金来源)的很小部分。这就决定了银行损益表的两个特征:第一,营业支出中固定资产折旧的份额很小,员工费用的份额很大;第二,银行的贷款减值(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需要足够的资本来吸收,从而凸显资本充足率的保障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银行的估值方法
 
  1)估值方法之一:内在价值分析(股息折现法)
 
  一般工商企业采用现金流折现法(DCF)进行内在价值估值。银行的运营模式不同,其创造价值的流程不是货币-实物-货币,而是货币-货币,引入这个方法在技术上不成立。由于存在资本充足率保障的问题,银行的利润也不能全部视为可分配的现金流,所以银行采取股息折现法(Discounted Dividend Model, DDM)替代现金流折现法。
 
  股息折现法是通过建立财务模型来预测银行未来一段时期的盈利。假设银行增长曲线包括高增长、过渡增长和永续增长三个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监管要求和市场水平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其余的净利润被视为可分配的股息现金流,在设定时期的终端得到终值(净资产),然后将每年的股息现金流和最后一年终值折现后得到内在价值。
 
  这种方法不足之处是:
 
  a.不同银行、不同地区在满足了监管要求后,由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和管理层偏好的影响,资本充足率有一定差异。尽管银行的终值中包括了未分配利润形成的净资产,但与每年流出的股息相比,其贴现的时间太长,这部分价值不能真实体现;
 
  b.银行的增长曲线主观假设成分太强,其中不确定因素很多。
 
  2)估值方法之二:相对价值分析(可比公司法)
 
  与内在价值分析相对应的是相对价值分析,即可比公司法。可比公司法是参照同类银行市场交易(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格参数市净率和市盈率,相对而言市净率更加重要,这是因为:
 
  a.银行在损益表中作为支出提取的减值拨备直接影响盈利水平,从而影响市盈率。减值拨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稳健的银行可能会在界定贷款质量上更谨慎一些,在拨备上更保守一些;而另一些银行则可能相反。由于银行间减值拨备的提取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净利润指标不能较好地反映当年的业绩。
 
  b.银行的运营模式具有较强的资本杠杆作用,为了控制这一运营模式的风险,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有严格的要求,市场对其水平也有预期。因而资本充足率或净资产是银行盈利和增长的基本约束。
 
  c.净资产作为累积的存量,当年减值拨备对其影响远远小于对当年利润的影响。
 
  d.市净率的使用可以补偿内在价值分析低估留存利润补充资本的不足。
 
  内在价值分析和相对价值分析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在一般情况下,对银行的估值以内在价值分析为主,参考相对价值分析。
 
  三、利用估值模型提升银行的战略管理
 
  1.分析框架的建立
 
  运用估值模型可以解析、比较银行的经营和财务指标数据,揭示银行在运营和结构层面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管理层可以从中进一步了解到所取得的竞争优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发展阶段所不可避免的,还是战略选择或战略执行中的问题?改善这些问题的出路何在?代价有多大?在此基础上调整战略,加大战略的执行力,提升竞争力。
 
  把估值模型这个方法和工具移植到银行战略管理中,作为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一个分析框架,是一项颇有价值的探索。这一移植需要建立一个分析框架,这个框架的要点是:
 
  a.将可持续增长的税后净利润作为目标函数;
 
  b.确定影响这一目标函数的主要变量(经营和财务指标);
 
  c.揭示这些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变量的改进方案及最佳组合以满足目标函数的极大化。
 
  银行价值实现的流程可以简单表述为:
 
  从图 2可以看出影响银行盈利的要素是规模、成长性、业务结构、效率和资产质量,这五个要素即构成了分析框架的五个变量,对应于每个变量有一组与之相关的财务和经营指标。
 
  我们也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其中Y为利润,为上述的五个变量。
 
  2.要素分析
 
  下面,我们结合银行的战略管理对每个要素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做逐一分析。
 
  1)规模
 
  衡量银行规模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与其相关的指标是网点和客户的数额。
 
  银行是一个具有较强规模效益的产业,其规模效益主要不是表现在制造业存在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关系,而是表现为其资产规模和网点的覆盖率,因为它反映出一家银行能否更全面、更方便、更有效地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
 
  拥有庞大客户群的大型银行不仅在存、贷业务上有优势,而且能得到更大的非利息收入的来源,这包括信用卡收费、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产品的经营和交叉销售等,从而获取范围经济的效益。
 
  由此,银行的规模效益可以表现为:
 
  巨额的生息资产+庞大的网点+广泛的客户群=高额的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业是一个少数大型银行垄断竞争的格局。由于成本的约束,偏远的社区、农村、低收入群体都不会是大型银行服务的主要区域和对象。中、小型银行也由此应运而生,从而构成了银行业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这包括: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s),地区银行(Regional Banks),全国性银行(National Banks),全球性银行(Global Banks)。 所以,银行的发展战略首先要确定的是市场的定位。
 
  银行的规模决定了其收入的大小,但这并不表明规模愈大愈好。庞大的规模也意味着庞大的成本和开支,网络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增加了总部集中管理、控制风险的难度。规模大也不表明盈利能力就一定高,在银行的价值实现的链条中,利息收入仅是开端,利润的形成还受到结构、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大型银行应特别关注这些相关的指标。
 
  2)成长性
 
  银行的成长性指标主要是总资产和净利润的增长率。
 
  估值模型假设一间中、小型银行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后会有一段快速增长期,然后经过过渡期进入稳定的永续发展阶段。增长的途径可以是自然增长(organic growth),也可以通过并购(inorganic growth)来实现。处于增长期的银行估值,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溢价。
 
  在新兴市场中,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民众收入的提高,银行业也得以发展。所以,成长性成为对新兴市场银行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外部和内部的约束条件,银行的成长也伴随着代价和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减少代价,控制风险,增长的进程就会终止。所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增长成为均衡的、高效率的、可持续的进程。
 
  成长的外部约束是市场环境,包括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周期、市场竞争等。成长的外部约束还表现为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包括核心资本),有严格的标准,以确保其杠杆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稳健的范围内。银行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把握和调整增长的节奏,避免大起大落。
 
  成长的内部约束表现为增长的效率,即支持增长的因素不只是资源的投入,更主要的是效率的提高。要实现这一点,从银行价值实现的链条看,第一环节中营业收入的增长要超过营业成本和资本支出的增长;第二环节中税前利润的增长要超过拨备前利润的增长,这样就可以实现利润的增长高于总资产的增长,进而达到分配股息后留存利润可以满足在自然增长过程中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不需要外部融资补充资本。效率的提高除了技术、人力资源和组织因素外,还会受到业务结构和资产质量的影响,战略管理需要沿着盈利链条环环深入。
 
  3)业务结构
 
  结构通常是指构成总量的各种成分的比例关系。在某种意义上结构是深层次的,它决定了状态。对银行来说,结构表现在诸多方面,如:资产、客户、网点、人员、收入等。依照估值模型的逻辑,我们选择业务结构(或称收入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再引入其他相关的结构指标。
 
  业务结构主要表现为两个比例关系: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公司贷款与零售贷款。这两个比例的关系突出反映了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存在的问题,它表现为对前者的过分依赖及形成的粗放、外延的发展模式。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原因是:中国银行业的利率是管制的,加之居民的储蓄偏好,使息差大大高于国际银行业的水平①。利息收入主要源于生息资产,生息资产的增加一是要大量消耗资本,二是增加了风险控制的难度。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收费收入、投资中间业务收入和其它中间业务收入,它对资本消耗低,风险也易于控制。在发达的市场国家中,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一般都占营业收入的40%以上,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只有约15%。这种现象反映出成熟市场的零售业务与新兴市场相比较具有更大的空间。除市场发育度以外,监管政策也是一个原因。在中国依然实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经营其它非银行金融业务,如证券、保险等。而从事综合经营的国外银行,其非利息收入中这些业务占了很大比例。
 
  零售贷款主要是住房按揭、信用卡透支和耐用消费品贷款。扩大零售贷款的份额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模式的改变,以消费为主的零售业务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银行应根据这一格局和未来走势合理配置资源;其次,零售贷款的利率较高,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除了上述这两对比例关系,银行的业务结构中还有两对次一级的比例关系,这就是:公司贷款中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占比,零售客户中高端客户和低端客户的占比。
 
  优质大型企业是银行争夺的对象,这就形成了一个买方市场。银行方,特别是中、小银行的议价能力处于劣势,难以获得对方的贷款或利率被压低。而大量中、小企业由于融资条件差,形成了卖方市场。如果银行能有效地控制风险进入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收益。
 
  银行的客户结构被描述为“二八定律”,即占20%的高端客户对银行的盈利贡献可以达到80%,反之亦然。高端客户的存款多为利息较低的活期,因为他们不满足银行的利息收益,而是通过银行的资产管理或其他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获得更高的回报,这就给银行带来了更高的利差,更多的非利息收入。
 
  以上结构的调整对中国的银行业来说可以视为战略转型。当然,伴随这一“战略转型”,银行人才结构、网络结构也要相应调整。
 
  4)效率
 
  效率是指银行在业务活动中要素投入与服务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即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运用使给定的投入可以获取更高的产出,或以更少的投入得到同样的产出。
 
  从银行的盈利模式可以看出,投入主要是资金和营业支出。资金投入包括:资本和负债;营业支出和费用包括:人工、研发、销售、管理和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等。产出可用营业净收入(减值拨备前税前利润)或净利润这两个指标。
 
  在资金投入环节,提高效率的重点是降低资金成本,即在负债结构中加大零售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重,将存贷比提高到合理水平②,提高贷款的议价能力,增加非利息收入。这些都涉及银行的结构问题,在前节已作了讨论。我们可以称之为结构性的效率问题,其改善的途径只能是结构的调整。
 
  第二个环节是营业支出和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投入产出关系。反映这个关系最主要的指标就是成本收入比。我们可以称之经营性的效率问题,其改善的途径是通过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成本控制。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和费用即为营业净收入,而成本收入比所表示的则是每获取一个单位的营业净收入所消耗的成本和费用(其中有含营业税和不含营业税两种指标)。
 
  成本和费用的主要构成是人工和固定资产折旧、摊销。银行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是支持银行业务的主要因素。人工成本的控制无疑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领域,但人工的数量和单位成本的降低必须顾及业务的正常需要和一定程度的激励。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银行,人工成本还会逐步上升。所以,人工成本的控制不能简单地压缩和降低,要把握的是:
 
  a.把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或行业平均水平。在中国银行业,前者通常约占20%,后者通常约占50%;
 
  b.保持营业收入的上升超过人工成本的上升。
 
  银行更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这不仅表现为大规模的负债和信贷,而且还表现为网点的建立、信息系统的建立,后者在财务上即为资本开支及其产生的折旧、摊销。资本开支要科学论证,精打细算,但它同人工成本一样,也不意味着压得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成长。利润或净资产的增长超过总资产或贷款规模的增长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标志。资本开支控制的原则是既要满足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又不能因之使利润的增长落后于总资产的增长。衡量银行效率还有一些其他的劳动生产率指标,如:人均利润(收入)、点均利润(收入)等。
 
  5)质量
 
  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风险控制是银行经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从银行的价值实现链条看,收入减支出、费用后不等于税前利润,这中间还要对不良资产做减值拨备,减值拨备的大小对税前利润具有重大影响。要增加利润、提高银行的价值就要控制风险,减少相应的拨备。不良率、拨备覆盖率、信用成本(credit cost)是衡量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的主要指标。对资产质量的评判分类是依据国际五级分类制度,包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 (在此框架下银行可以进一步细化分级标准),其中后三类为不良贷款,其所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不良贷款比率,减值拨备总额与不良贷款总额的比为拨备覆盖率,信用成本是当年减值拨备额与平均贷款总额的比。
 
  国际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只是一个指引性的,对每笔贷款的评级及拨备的比例管理层有主观判断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层的主观判断不受到约束,监管部门和市场对一间银行资产质量及其拨备状况所关注的主要是:
 
  a.风险偏好与风险控制能力的匹配。管理层对风险的判定和其承担风险能力应是匹配的,即具有较强控制风险能力的银行也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反之亦然。
 
  b.一致性。确定拨备比例的方法有个案和组合两种:个案法主要用于后三类不良贷款,对每笔贷款逐项作减值测试,根据未来可能损失的现金流计提;组合法主要运用于前两类贷款,根据相同特征贷款组合的历史损失统计计提。方法一经确定,管理层不应随意更改和调整。
 
  c.偏离度。监管部门通过抽查,监管银行贷款分类的准确性。
 
  d.迁徙率。贷款的分类是动态的,监管机构和管理层所关注的是贷款类别的负向迁徙,即贷款质量的下滑,特别是关注类到次级类的迁徙,因为这意味着不良贷款的生成。
 
  由于管理层对贷款可能产生的损失有一定的主观判断,这就造成业内对各类贷款减值拨备和拨备覆盖率的差异。总的来讲,充足的拨备和拨备覆盖率体现了银行应有的审慎态度,但也不能说拨备覆盖率愈高愈好,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控制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够强,这会造成信用成本的提高,进而侵蚀利润。
 
  6)有效税率
 
  税收在估值模型中被视为一个外部给定的条件。银行所能做的是利用税法中一些优惠和差异,通过合理配置收益和支出得到更低的有效税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对银行业的税法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有几点差异:一是中国征收中间环节的营业税,税率为贷款利息收入和收费业务收入的百分之五③,这在国际上是少有的,它对利润构成重大影响;二是特殊减值拨备(后三类不良贷款的拨备)不能抵税,形成损失后经财政部门批准核销后,再申请税务返还,但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一可以抵税。这种规定与银行应有的审慎作风、严格控制资产质量的政策不符。损失贷款核销审批程序复杂,银行账上一边是损失贷款,一边是同样数额的拨备,扭曲了银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和利润的真实性。
 
  7)盈利能力
 
  以上通过规模、成长性、结构、效率和质量这五个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分析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最终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是净利润、平均股本回报率和平均资产回报率。
 
  净利润无疑是重要的指标,但其反映的是盈利的数量而不是盈利的能力,只有在相同规模的银行间这个指标才具有可比性。反映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是回报率,即净利润和资产的比。其中主要采用的是平均资产回报率而不是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因为后者受到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偏低的资本充足率会提高净资产回报率,而前者排除了这一因素,将资金的成本,包括资本的成本全部考虑进去,相当于生产企业所用的投入资金回报率(ROIC)。回报率的指标主要不是看当年的,而是看以往和未来预测的复合增长率,因为它反映了各项要素的不断变化和对银行价值的影响。
 
  3.战略管理
 
  综上,我们对运用估值模型提升银行战略管理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a.银行战略管理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以在市场中获取同业估值的溢价;
 
  b.实现这一目标的要素是规模、成长性、结构、效率和质量;
 
  c.这五个要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每项要素的改善都可能在短期对其他一些要素造成负面影响,因而战略实施的关键是使应得的极大化,使由之付出的代价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d.对于处于不同市场、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这五个要素的重要性和优先次序不同,应通过论证,找到瓶颈,合理配置资源,并根据其变动情况做动态调整;
 
  e.总体来讲应采取规模、效益、质量均衡发展的战略,战略调整有重点,有优先,但必须兼顾其他相关要素。
 
  (作者为招商局董事局主席,招商银行董事长)
 
  注释
 
  ① 200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为3.19%,而国际性银行(以汇丰、渣打、美洲银行、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为例)的平均水平为2.58%,澳洲银行为2.03%,新加坡银行为2.14%;香港本地银行只有约1.74%。
 
  ② 在中国银行业贷款规模是受到监管当局控制的,2008年上半年不含贴现的存贷比平均水平为67%,低于国际水平。
 
  ③ 目前银行的营业税征收,对一般贷款业务一律以利息收入全额征收;对收费收入以全额征收;对转贷外汇业务按贷款的利息收入的差额征收;对证券投资收入按差额征收。由于营业税征收的计税范围与会计准则中营业收入的界定有区别,通常银行的营业税相对营业收入的之比高于5%。

菲利普・费雪介绍

  
        菲利普・费雪(Philip A. Fisher,1907-2004):现代投资理论的开路先锋之一,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教父级的投资大师,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资专家之一.
 
    1、菲利普・费雪生平简介
  菲利普・费雪:美国人,被视为现代投资理论的开路先锋之一,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教父级的投资大师,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资专家之一。
 
  费雪1907年生于三藩市,父母均是各自家中众多儿女排行最小的,父亲是个医生。他与祖母特别亲近。小时候费雪就知道股票市场的存在以及股价变动带来的机会。事缘于费雪上小学时,有一天下课后去看望祖母,恰好一位伯父正与祖母谈论未来工商业的景气,以及股票可能受到的影响。费雪说:“一个全新的世界展开在我眼前。”两人虽然只讨论了10分钟,但是费雪却听得津津有味。不久,费雪就开始买卖股票。1920年代是美股狂热的年代,费雪亦赚到一点钱。然而他父亲对于其买卖股票的事情很不高兴,认为这只是赌博。
 
  1928年费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1928年5月三藩市国安盎格国民银行到商学研究所招聘一名主修投资的研究生,费雪争取到这个机会,受聘于该银行当一名证券统计员(即是后来的证券分析师)。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
 
  1929年美股仍然涨个不停,但费雪评估美国基本产业的前景时,见到许多产业出现供需问题,前景相当不稳。1929年8月,他向银行高级主管提交一份 “25年来最严重的大空头市场将展开。”这可以说是一个小伙子一生中最令人赞叹的股市预测,可惜费雪“看空做多”。他说:“我免不了被股市的魁力所惑。于是我到处寻找一些还算便宜的股票,以及值得投资的对象,因为它们还没涨到位。”他投入几千美元到3只股票中。这3只股票均是低P/E股,一家是火车头公司,一家是广告看板公司,另一家是出租汽车公司。美股终于崩溃!尽管费雪预测无线电股将暴跌,但是他持有的3只股票亦好不了多少,到1932年,他损失惨重。
 
  1930年1月,费雪当上部门主管。不久,一家经纪公司高薪挖角费雪。这家经纪公司给予他相当大的自由,他可以自由选取股票进行分析,然后将报告分发给公司的营业员参考,以帮助他们推广业务。费雪过档,干了8个月公司就倒闭了,股市崩溃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费雪又干了文书作业员一段时间——其唯一能找到的工作——他觉得“很没意思”,之后再也按捺不住,要开创自己的事业了。费雪所向往的事业是管理客户的投资事务,向客户收取费用——投资顾问。
    1931年3月1日,费雪终于开始了投资顾问的生涯,他创立费雪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最初他的办公室很小,没有窗户,只能容下一张桌子和两张椅子。
 
  到1935年,费雪已经拥有一批非常忠诚的客户,其事业亦获利可观。其后费雪的事业进展顺利。
 
  珍珠港事件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费雪于1942-1946年服役3年半。他在陆军航空兵团当地勤官,处理各种商业相关工作。服役期间,费雪思考着如何壮大自己的事业。战前,费雪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服务大众,不管资金大小;战后,他打算只服务于一小群大户,这样一来可以集中精力选取高成长的股票向客户推荐。
 
  不久费雪的投资顾问事业重新开张。1947年春,他向客户推荐道氏化工,这是他花了三个月调研的结果。
 
  1954-1969年是费雪辉煌腾达的15年。他所投资的股票升幅远远超越指数。1955年买进的德州仪器到1962年升了14倍,随后德州仪器暴跌80%,但随后几年又再度创出新高,比1962年的高点高出一倍以上,换言之比1955年的价格高出30倍。
 
  1960年代中后期,费雪开始投资摩托罗拉,持有21年,股价上升了19倍——即21年内股价由1美元上升至20美元。不计算股利,折合每年平均增长15.5%。
 
  1961和1963年费雪受聘于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所教授高级投资课程。
 
  1999年,费雪接近92岁才退休。
 
  2004年3月,一代投资大师与世长辞,享年96岁。
 
 
 
    2、菲利普・费雪的投资术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低风险”的数量分析家,他侧重:固定资产、当前利润以及红利分析。他的兴趣在于形成容易被普通投资者所接受的安全投资获利的方法。为了减少风险,他建议投资者彻底多元化组合,并购买低价的股票。
 
  菲利普・费雪是“高风险”的质量分析家,他和本杰明・格雷厄姆恰恰相反。他侧重:可以增加公司内在价值的分析,发展前景、管理能力。他建议投资者购买有成长价值期望的股票。他建议投资者在投资前,做深入的研究、访问。他建议投资者投资组合集中化,仅买入一种或极少的品种的股票。
 
  费雪的投资管理顾问公司每年平均报酬率都在20%以上,1958出版的《非常潜力股》一书,至今仍是所有美国投资管理研究所的指定教科书。
 
  终其一生,费雪投入了他的热情在成长型股票,他时时关心并寻找一档能在几年内增值数倍的股票,或是一档能在更长期间内涨更高的股票。
 
  费雪执着于成长性投资,重视公司经营层面质化的特征,此乃现代投资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他强调到处闲聊以挖掘可投资标的的葡萄藤理论,后来也深受金融投资人及许多基金经理人所推崇,并付诸实践。费雪被称为最伟大的成长型投资大师,他与价值型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同为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启蒙老师。巴菲特曾经推崇地说:我的血管里85%流着格雷厄姆的血,15%流着费雪的血。巴菲特融合了两者的理念与逻辑,为他自己及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人创造了可观的财富,也造就了现代投资市场的投资典范。
 
  费雪个人最主要的持股是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前者是他持股最多的股票,他抱了二十一年,股价总计上涨了二十倍。从费雪的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如何以最有用的方式,找到他知之甚详的出色公司,抱持套牢三年的原则,买进并套牢,只要原来的买进原则未变,就不理会市埸的风风雨雨,最后胜率一定大增。
 
    3、费雪的基本论点
   
  超额利润的创造
 
・  投资那些潜力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公司(幸运且有能力或幸运来自其能力者)
 
・  向那些最有能力的经营阶层看齐(重研发与营销)。
 
  利润必须相对成长
 
・  没有公司能永远维持其利润,除非公司能同时分析成本结构,了解制程中每个步骤所耗费的成本。    
 
・  落实会计制度与成本分析。
 
・  以盈余维持成长,非以不断增资,扩充资本。
 
・  有卓越的管理阶层:经营者能制定公司长期生存的策略,将短期利润列为次要目标,兼顾长期发展与日常运作。
 
・  要了解经营者的意图,唯一的方法是观察他们如何与股东沟通,特别是对困境的反应。
 
・  与员工是否发展出良好的关系,升迁是否基于能力而非偏爱。
 
  买进优良普通股的十五个要点
 
  一、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埸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大幅成长。
 
  二、管理阶层是否决心开发新产品或制程,在目前有吸引力的产品线成长潜力利用殆尽之际,进一步提升总销售潜力。
 
  三、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发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四、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五、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六、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七、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好不好?
 
  八、公司的高阶主管关系很好吗?
 
  九、公司管理阶层深度够吗?
 
  十、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纪录做得好吗?
 
  十一、是不是有其它的经营层面,尤其是本行业较为独特的地方,投资人能得到重要的线索,晓得一家公司相对于竞争同业,可能多突出?
 
  十二、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十三、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因为成长而必须发行股票,以取得足够资金,使得发行在外的股票增加,现有持股人的利益将预期的成长而大幅受损?
 
  十四、管理阶层是否报喜不报忧?
 
  十五、管理阶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无庸置疑?
 
        投资人十不原则
 
  一、不买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
 
  二、不要因为一支好股票在未上市交易,就弃之不顾。
 
  三、不要因为你喜欢某公司年报的格调,就去买该公司的股票。
 
  四、不要因为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来的盈余成长已大致反映在价格上。
 
  五、不要锱铢计较
 
  六、不要过度强调分散投资
 
  七、不要担心在战争阴影笼罩下买进股票
 
  八、不要忘了你的吉尔伯特和沙利文
 
  九、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考虑价格,不要忘了时机因素。
 
  十、不要随群众起舞
 
    4、费雪与成长股
  作为一名一流的投资大师,费雪显得异常低调,几乎从不接受各种访问,以至于在一般投资者中并不知名,但是1959年他的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一经出版,立时成为广大投资者必备的教科书,该书随即成为《纽约时报》有史以来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部投资方面的著作。“成长股” 这一概念也随着该书的畅销而成为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名词,追寻“成长股”的“成长型投资”更是自此成为了美国股市多年以来的主流投资理念之一。菲利普A .费雪的投资哲学虽然提出已经有数十年了,但就是到了今天,《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也不仅只有金融专业人士仍详加研读并付诸实践,还有许多人也将其奉为投资理财方面的经典之作。
 
  在费雪的传世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里,他对有关成长股的标准、如何寻找成长股、怎样把握时机获利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阐述。
 
     5、菲利普・费雪的8点投资心得
  费雪经历半个世纪的投资,得出8点投资心得:
 
  (1)投资目标应该是一家成长公司,公司应当有按部就班的计划使盈利长期大幅成长,且内在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长。这是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盈利的高速增长使得股价格相对而言愈来愈便宜,假如股价不上升的话。由于股价最终反映业绩变化,因此买进成长股一般而言,总是会获丰厚利润。
 
  (2)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这是指因为市场走势或当时市场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低于真正的价值,此时则应该断然买进。寻找到投资目标之后,买进时机亦很重要;或者说有若干个可选的投资目标,则应该挑选那个股价相对于价值愈低的公司,这样投资风险降到最低。费雪有过教训,在股市高涨的年代,买到一家成长股,但是由于买进的价格高昂,业绩即使成长,但亦赚不了钱。
 
    (3)抱牢股票直到公司的性质从根本发生改变,或者公司成长到某个地步后,成长率不再能够高于整体经济。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则不因经济或股市走向的预测而卖出持股,因为这方面的变动太难预测。绝对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就卖出最具魁力的持股。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不要忘了许多公司规模还小时,经营得相当有效率,却无法改变管理风格,以大公司所需的不同技能来经营公司。长期投资一家低成本买进、业绩高成长的公司,不应因为外部因素而卖出持股,应该以业绩预期为卖出依据。因为外部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很难精确分析和预测,同时这些因素对股价的影响亦不及业绩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大。我们投资的是公司不是GDP,亦不是CPI或者定期存款利率。许多人信奉波段操作,但是至今没有一个靠波段操作成为投资大师的。波段操作企图提高赢利效率,所谓超底逃顶,这些乌托帮式的思维,实际可望而不可及。
 
  (4)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获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资对象。分红比例占盈余百分率很高的公司,找到理想投资对象的机率小得多。成长型的公司,总是将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业务扩张中去。若大比例分红,则多数是因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有难度,所以才将盈利的大部分分红。不过,这是指现金分红,而以红股形式的分红则应该鼓励。
 
  (5)为了赚到厚利而投资,犯下若干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尽快承认错误。一如经营管理最好和最赚钱的金融贷款机构,也无法避免一些呆帐损失,了解它们的成因,并学会避免重蹈覆辙。良好的投资管理态度,是愿意承受若干股票的小额损失,并让前途较为看好的股票,利润愈增愈多。好的投资一有蝇头小利便获利了结,却听任坏的投资带来的损失愈滚愈大,是不良的投资习惯。绝对不要只为了实现获利就获利了结。无论是公司经营还是股票投资,重要的是止损和不止盈。此处的止损是指当你发现持有的股票出现与当初判断公司基本面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变化则卖出持股的做法。不止盈是即使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但公司盈利仍将高速增长且目前股价相对偏低或者合理的情况下继续持股的做法。许多投资者往往是做反了,买进一只股票一旦获利,总是考虑卖出;相反,买进的股票套牢了便一直持有,让亏损持续扩大。
 
  (6)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当其股价偏低时,应充分把握机会,让资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图的股票上。那些介人创业资金和小型公司(如年营业额不到2500万美元)的人,可能需要较高程度的分散投资。至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如要适当分散投资,则必须投资经济特性各异的各种行业,对投资散户(可能和机构投资人以及若干基金类别不同)来说,持有20种以上的不同股票,是投资理财能力薄弱的迹象。通常10或12种是比较理想的数目。有些时候,基于资本利得税成本的考虑,可能值得花数年的时间,慢慢集中投资到少数几家公司。投资散户的持股在20种时,淘汰一些最没吸引力的公司,转而持有较具吸引力的公司,是理想的做法。务请记住:ERISA的意思是“徒劳无功:行动时思虑欠周”(Emasculated Results: Insufficient Sophisticated Action)。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而找到其中股价格偏低的则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该重仓买进,甚至是全部资金买进。
 
  (7)卓越的普通股管理,一个基本要素是能够不盲从当时的金融圈主流意见,也不会只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当时盛行的看法。相反的,投资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应用更好的判断力,彻底评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气,在你的判断结果告诉你,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
 
  (8)投资普通股和人类其他大部分活动领域一样,想要成功,必须努力工作,勤奋不懈,诚信正直。
 
  费雪说,股票投资,有时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根据费8点指导原则架构,相信未来主要属于那些能够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  
 
备注:本文转载自军税之光的博客 
  

2009/5/13

美林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投资策略

据美林证券投资的时钟理论(Investment Clock)中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周期性表现,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被称为再通胀(Reflation)阶段,这时整个经济刚结束上一轮的过热和滞涨,陷入冷淡期,货币当局会通过不断减息及其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提升价格水平。这个阶段最好的资产是债券,股票类资产中表现相对较好的是金融保险、消费品、医药等防守型股票,表现最差的需要回避的是工业类股票、资本品股票。
    
第二阶段是经济复苏阶段,上一阶段放宽货币供给等政策逐步起作用,经济开始转暖,价格水平开始回归。这个阶段以持有股票为主,尤其是成长型股票,表现最差的是资产是现金类或防守类资产。
    
第三阶段为经济过热阶段,此时央行开始加息,紧缩经济。这个阶段表现最好的是大宗商品、资本品、工业类股票、基础原材料,表现最差而需要回避的是债券和金融类股票。

第四阶段为滞涨阶段,经济高增长停滞,但通胀仍余威未断,这个阶段现金、货币市场基金是最佳资产类别,防守型投资股票、如公用事业类股票也不会错,其余类型资产要全面回避。


比较几类资产的收益率。以下列出每个阶段的收益率排序:

  Ⅰ衰退:债券>现金>大宗商品>股票>大宗商品  .衰退阶段,GDP增长乏力,过剩产能以及不断下降的商品价格驱动通货膨胀走低。盈利微薄,实际收益下降。中央银行试图促使经济返回到可持续增长路径上而削减利率,收益率曲线下行而且陡峭。债券是最好的资产选择。

  Ⅱ复苏:股票>债券>现金>大宗商品    II.复苏阶段,宽松的政策发挥效力,经济加速增长到长期增长趋势附近。然而,通货膨胀继续回落,因为剩余的生产能力尚没有消耗干净,周期性生产增 长强劲。利润急剧的恢复,但是央行保持宽松的政策,收益率曲线保持在低位。这是股票投资者在经济周期投资的最佳阶段,股票是最好的资产选择。

  Ⅲ过热:大宗商品>股票>现金/债券  III.过热阶段,生产增长减缓,生产能力接近极限,通货膨胀上升。央行提高利率,驱使经济返回到可持续增长路径上,但是GDP增长率顽固地保持在趋 势上方。债券表现糟糕,收益率曲线上行和平坦。股票投资收益依赖于在强劲的利润增长和价值重新估值两者的权衡,常常伴随着卖出债券。商品是最佳的资产选 择。

  Ⅳ滞胀:大宗商品>现金/债券>股票   IV.滞胀阶段,GDP增长降低到长期增长趋势以下但是通货膨胀继续上升,部分原因是石油价格冲击。生产不景气,厂商为了保护利润水平而提高产品价 格,造成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只有失业率的大幅上才能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直到通货膨胀达到顶点后央行才不情愿地改变措施,限制了债券的反弹高度。由于利润 受到重创,股票的市场表现异常糟糕。现金是最好的资产选择

六只值得买入的股票

无论股票市场是上涨还是下跌,这些蓝筹股都是极好的投资选择。"
 
由于缺乏对市场在近期复苏的信心,很多股票仍然在以不出意外的超低价格被交易,这些价格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下跌。那么,有哪些股票值得你去买进呢?
 
在4月9日到5月4日中,标准普尔-500指数猛涨34%。曾大幅贬值的股票以及中小企业的股票在这轮回涨中有了超强的表现。这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花旗银行(代码:C),它的价格从4月9日当天的低点价位99美分飙升到5月4日的3.20美元。还有美国银行(BAC),从3美元飙升至10.38美元。与这种现象对应的是,晨星公司的中小企业指数在4月也涨了22%,它的大企业指数上涨了8%。
 
我并不是个非主流。拜脆弱的金融系统和市场经济所赐,我并不认为那些中小企业或者存在很多问题的公司的股票值得购买。与之相反,我倒觉得你应该把绝大部分资金投到那些高质量的蓝筹股(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债务,并且有能力收入大量现金的公司)上。
 
如果你想得到这方面的建议,晨星股票投资(每年会员费119美元)是个很好的资源提供者。根据权威的胡伯特财经分析(的分析),从1999年末到今年的一月份,通讯类股票每年带来2.6%左右的升值,与之对应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指数平均每年下跌5.0%。值得注意的是,晨星的风险低于(道琼斯)指数并且(持有股票后)往往很少交易,它的持有的股票平均时限是三年左右。
 
(晨星的)编辑保罗.拉森说他看重的是那些比对手更有实力的公司:“我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关注那些有着高质量的公司,然后在他们股价便宜的时候买进(股票)。”
 
晨星的100多个股票分析师们会为他们知晓的每一家公司内在价值做个评估。他们比较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公司在达到一个新高度时候的市值。拉森随之列出了两份单子:---一队是“乌龟”组合,一队是“野兔”组合---每队都分别包含了25支高价位的股票。
 
这些股票都是从股票投资者的“乌龟”或者“野兔”(较低风险)中选出来的。
 
拉森最青睐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BRK.B)。在5月4日每股3114.90美元(译注: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多,原来以为google的股价已经够高了吧)的行情出来后,这支股票在过去的一年已经蒸发掉了市值的三分之一。但是拉森相信拥有70多家子公司,以及保险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伯克希尔公司已经非常便宜了。拉森说:“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追捧出的伯克希尔公司(的高股价)好像预示着巴菲特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他仍然活着并且在继续击败竞争对手和追加投资。即使伯克希尔公司已经不再参加3A级信用评定,它依然拥有一张最强劲的资产负债表。”
 
世界上最大,产品最多样化的健康护理公司,强生公司(JNJ),是另一家获得亲睐的公司。拉森说这家公司已经大到可以和经济下滑绝缘,“人们需要关心他们自己的健康而不管经济是晴是雨”他说。强生公司被很好的管理着,债务很少,并且每个月能赚进惊人的1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指的是企业为了保持经营而扣除必要的资本支出后所剩下的现金)。这支股票5月4日的收盘价是53.76美元。
 
军工巨头通用动力(GD)是另外一家可以承受住(经济)衰退的公司。这家公司在建造舰船和装甲车方面就和构造军队信息科技系统一样出色。“政府对通过保持这家公司的良好经营从而获取回报很热衷。”拉森说,“这种兴趣来自于通用动力并没有削减多少的预算。”这家公司拥有坚若磐石的资产负债表。此股的收盘价为54.00美元(5月4日)。
 
沃尔玛零售(WMT),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依然在开发市场。当对手们都在退出打折售卖主食这块领域的时候,沃尔玛反而在扩充。公司的经营者们专注于削减开支以及满足顾客的需求。沃尔玛,作为去年仅有的两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统计中上涨的股票,收盘价达到了50.84美元(5月4日)。
 
当员工的收益增长越来越多样化的时候,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也在得益。它提供的利好包括薪水支付以及收益管理。它的巨大规模,良好口碑,以及提供给供应商时候的高昂价格,给予了它巨大的竞争优势。收盘价报收34.68美元(5月4日)。
 
在去年油价具有泡沫,竞争对手们花费巨额金钱以建立石油-天然气储备的时候,埃克森美孚(XOM)却在关注利润的增长率。正因为如此,埃克森美孚才能继续回购股票,提升红利以及增加资本开支(当股价在68.20美元的时候,它已经有了2.5%的收益)。它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石油-天然气公司,并且几乎参与了市场的各个层面。

测试

测试页面

2009/5/11

一名价值投资者参加巴菲特年会有感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专稿

毛学军

5月2日,正当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猪流感蔓延的时刻,来自世界各地的45,000人云集美国中部密苏里河畔的小城OMAHA,参加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也被称为资本家的摇滚音乐会)。

有人专程赶来看看自己篮子里的鸡蛋是否安全;有人来聆听78岁的巴菲特和他甚少公开露面的搭档、85岁的副主席芒格讲话;有人是为了逐一查看巴菲特旗下企业生产的从巧克力到私人飞机的各式产品;有人则专门来听巴菲特和芒格的笑话和幽默,一家人过个愉快的周末;还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让他们从小接受理财教育。更多的人像我这样,带着上述所有目的而来(除最后一项),贪婪地吮吸两位世界最成功投资者的智慧。

大会先以一段电影开始,巴菲特因为公司业绩下降和失去AAA评级而被降职到旗下的家具店做推销员,内容令人捧腹大笑。接下来是长达5个小时的问答,一半的问题由从媒体收集到的75,000个问题中选出,另一半由现场中签的参加者发问,巴菲特和芒格事前都不知道会被问什么。

到过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股东大会的人都知道,巴菲特每年所讲的内容其实都差不多,但很多人还是会一来再来。即便是今年这样不景气的经济,很多人都减少旅游,参会的人数还是打破了去年31,000人的纪录。

我想,很多人来这里的目的和我差不多──在这个动荡的时刻巩固自己价值投资的信念,听听他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见解,解答一年来积累的疑问。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从这次年会中得到的启示包括:

人性弱点:人们总是做蠢事,这就是我们能赚钱的原因。巴菲特讲述他1952年到拉斯维加斯度蜜月时看到从纽约等地来的人衣冠楚楚,却做着愚蠢的事情,明知是期望值为负数的事情还是要做,原因是这是个“充满机会的世界”。我们做我们的,他们做他们的。

投资方法:简单但不容易。投资是搞清林中的两只鸟,是否值手中的一只鸟,只有结果非常明显,你才能放弃手中的鸟,等待林中的两只鸟。你不需要很高的智商,智商太高反而不利。你也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如果你要用计算器或电脑才能算出是否赚钱,就最好不要投。你需要的是情绪的稳定和内心的平静。但人们每天接受外部刺激,做到这点绝不容易。

投资者需要学习什么:(1)如何给企业估值,这本身不易做到,因此你应该只投资所熟悉的领域;(2)明白市场是为你服务的,不是指导你行为的;(3)熟悉会计和了解其局限;(4)理解何为竞争优势。

评级机构:我们不相信评级,不根据评级作投资判断。衍生工具是“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如果机会明显对我们有利,而且我们又明白自己在买什么,我们还是会买。我们对项目的判断是基于具体机会而言的。

管理层:我们认为好的企业比好的管理层更重要,但有好的管理层就更好。我们不去招揽管理人员,希望买企业时就带着好的管理人员。如果买到企业后管理层就要离开,我们是没兴趣的。

合同精神:信任比合同更有效,我们想知道他们被收购后是否还会有被收购前的工作热情。我们不希望用合同约束他们。我们找的是热爱自己工作的人。

宏观经济:美国具有优越的体制,使其度过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和石油危机,成为世界强国,该体制的力量尚未充分展现,美国的好日子还在后头。相比,美国印第安人有同样的智力,耕耘同一片土地,却没有实现经济强大,原因在于缺乏这种体制。中国过去没有这种体制,一旦找到后中国人的潜力就得到了发挥,展现出高速的增长潜力。

中国中国

和去年的股东大会一样,本次大会不止一次谈到中国。当被问及对美国政府赤字及未来通胀的看法时,巴菲特认为到头来美国纳税人不会承担多少负担,最后买单的恐怕是持有美国国债的投资者(如中国政府持有1万亿美元国债)。芒格的观点则不同,他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全世界最明智的,原因是很难使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力,中国政府的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即使所持国债的购买力受到一定损失也是值得的,应该坚持这种做法。我个人倾向于芒格的观点。

芒格认为本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原因是(1)正如巴菲特所说,中国找到了能使每个人潜力得以发挥的体制;(2)中国人有惊人的智慧,例如海外的中国人能克服巨大的艰难险阻和不公,取得成功。中国可能是唯一能够实现多次恢复世界强国地位的国家。

最后,巴菲特年会自然少不了他意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幽默段子:- 这些人衣冠楚楚,却做非常愚蠢的事情。- 如果你要用计算器或电脑来算出是否投资,你就最好别投了。- 问题是拥有AAA评级的人太相信评级了,做出愚蠢的事情。- 人们总是抗拒正确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科学随着每次葬礼的举行而得到发展。- 我们浪费了1/2的广告支出,但不知道是哪一半。- 人们应对“公平报告”(fairness opinion) 出具公平报告。

下一次牛市的十二条投资法则

这是一个新的牛市吗?没人知道确切答案。但牛市总是会在某个合适的时候到来的。投资者还会重演同一个错误吗,还是会变得更明智?下面是应对下一次牛市的12条法则,不管它什么时候到来。

1、走向全球。大多数投资者喜欢坚守本地市场。这是个错误。美国经济只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但却拥有全球股票市值的三分之一。没人知道最好或最坏的回报会在哪里,所以你需要广泛分散投资。而且因为你在美国生活、工作和拥有房屋,你对美国经济的敞口已经过度。

2、规避大举行动。如果你一次性大举买进或卖出,那你就是在冒不必要的风险。等待正确时刻一举出击是徒劳的。不管怎样,你也不可能准确把握股市的波峰或谷底,如果市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有什么必要急于行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又有什么可操之过急的?

3、记住市场是个群体行动。所有人都在买进的时候,股市自然就会飙升;大家都在抛售的时候,股市就会下跌。这就是原因。当所有人都在努力预测市场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只是在追逐镜厅中自己的倒影罢了。

4、别犯傻,别紧张,别自己吓唬自己。华尔街充斥着一帮搞不清楚过去(这些股票已经上涨)、现在(这些股票正在走高)或将来(这些股票将上扬)的家伙。你可别被骗了。

5、别理会那些“别无选择”。迟早都会有人督促你买股票,即便是在非常高的价位上,因为“别无选择”。这是股市在波峰时的常见骗术。事实上,我们总会有其他选择──比如说,持有更多现金直至股票估值更加诱人。

6、切实实现多样化。这意味着广泛投资多个不同的资产类型和策略。正如投资者去年所发现的,“大型价值型基金”和“中型平衡型基金”并不能带来多样化。它们不过是营销伎俩罢了。

7、别把预测太当回事。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有预见到经济衰退,大部分策略师都没有想到股市崩盘;就在股票下跌之前,大多数分析师还是都持看涨观点。即便是出色的专家也会屈从于群体意识、办公室政治、职业风险──以及镜厅综合症(参见第三条)。

8、绝不投资你不了解的东西。如果在牛市中业绩弱于大盘,也要保持好心态。在上次股市热潮中,很多投资者都被建议将资金全部投入股市以获得最大的长期收益。但股市有着无尽的风险承受度和无穷的时间期限。凡人不可能和市场指数竞争,也不该尝试。

9、别管大家在作什么。从众行为和害怕落单是很正常的。但投资时不能屈从这些本能,你要做有利于你和你家人的事情。

10、保持耐心。投资机遇就像巴士。如果你错过一辆,也没有必要去追。放松点。如果历史可以提供指引,其他机会总会接踵而来。

11、不要完全坐等机会白白流逝。你最后可能会在最后一刻大肆挥霍。如果你害怕进行投资,那就提前下手,细水长流。

12、最重要的:价格为上。毕竟,投资是对未来现金流的索赔,无论是公司的利润,债券的票面利率或是年金的收入流。一家具有偿付能力的公司,如果股价能降一半,那么股票的吸引力就会增加一倍;反之亦然。很奇怪有那么多的人会引导以另外一种思维进行投资。

摘自华尔街日报

中国4月CPI降1.5%,PPI降6.6%

中国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5%,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同时4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6.6%,连续第五个月下降。

中国上游和下游物价指数双双连续下降,显示经济不振和需求疲软的状况仍在延续。而随着官方不断推出刺激经济的措施,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越来越小,物价未来可能大幅反弹。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4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5%,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降,也使得中国连续第六个月保持正利率局面。CPI上一轮出现下降是2002年12月份出现下降0.4%。

此前CPI的高企和官方在利率决策上的畏首畏尾曾经一度使得中国出现连续23个月负利率的荒谬局面,严重危害了经济的健康增长,并扭曲了经济数据。

中国1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1.0%,2月份CPI出现1.6%降幅,3月份CPI则下降了1.2%。

1-4月累计,CPI较上年同期下降0.8%,降幅大于1-3月的0.6%,而官方全年CPI的调控目标则为增长4%左右。

中国2008年全年CPI较上年同期增长5.9%,增速大大高于2007年的4.8%,也高于2008年官方设定的4.8%的目标,并且刷新了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速纪录。2008年CPI月度增速最高为当年2月份的8.7%,最低为受游资外逃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12月份的1.2%。

统计局同时公布,4月份PPI较上年同期下降6.6%,降幅高于3月份的6%,为连续第五个月下降。

1月份PPI较上年同期下降3.3%,2月份下降4.5%。1-4月累计PPI较上年同期下降5.1%,降幅高于1-3月的4.6%。

中国2008年全年PPI则较上年同期增长6.9%,增速高于2007年的3.1%。中国PPI增速曾在2008年8月份创下10.1%的公开数据中的10年新高。中国PPI公开数据仅从1998年11月开始。而2008年PPI最低月度增速则为12月当月出现的下滑1.1%。中国的PPI又称工业品出厂价格,是CPI的领先指标。

中国4月份消费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继续双双下滑,显示经济不振和需求疲软的困境仍在延续。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仅仅增长了6.1%,增速大大低于2008年第一季度修正后的10.6%,也低于2008年全年修正前的9.0%和2008年第四季度的6.8%,显示经济非常低迷。

经济的低迷、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疲软,加上持续泡沫化高企的国内房价和低位徘徊的中国股市,一起使得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投资融资受到严重冲击,导致实际消费凋零,经济畸形发展,生活诸多困苦。

物价在此情况下出现下滑也就自然而然。

而随着中国官方为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断推出刺激措施,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小,物价未来可能大幅反弹。

鉴于官方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大力放松银根,因此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此举也为未来可能的价格上涨风险埋下了隐患。

中国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较上年同期增长25.51%,增速快于去年年末的17.82%,也高于2009年全年17%左右的目标。同时,今年1-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5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25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速惊人。而中国2008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4.91万亿元。

不过,鉴于目前低迷的经济状况,物价的重要性相对来说已经退居次席。

只要保持正利率的健康局面,那么未来适度的物价反弹似乎已难以避免。

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心仍然应该放在摆脱人民币升值预期、打击住房价格和促进股市发展上来。

立刻停止人民币升值、甚至适当贬值,将能够彻底挤出期望套利的国际游资,使得物价、贸易和投资恢复正常。同时,能够促进出口,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此外,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国股市摆脱持续低迷,同时继续打击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才能真正恢复市场信心,恢复消费和生产热情,进而同样拉动经济增长。

2009/5/9

伯克西尔·哈撒韦2009年股东大会

[股东会消息]伯克西尔·哈撒韦公司2009年股东大会已经正式开幕。按照惯例,公司首先播放了一部自制影片,对当前经济和伯克西尔公司现状进行了一番幽默的表述,还对伯克西尔董事长沃伦·巴菲特进行了调侃。
  巴菲特在片中扮演了一名床垫销售员,并在伯克西尔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奥马哈(Omaha)的内布拉斯加(Nebraska)家俱市场促销床垫。在影片中,巴菲特说,由于伯克西尔公司失去了3A评级,董事会建议他做做其它的工作,因此他从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卸职转而干起了床垫促销的工作。(23: 20)
  [采访]本周六,巴菲特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召开之前向媒体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房地产市场、零售业,或者是任何的相关行业,都没有出现真正的反弹信号。作为投资者,,但是你永远都无法断定,市场的下一步走势将是怎样的。”(23: 23)
  [股东会消息]在本周六举行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我个人认为,我们公司所持有的与股票市场相关的衍生品合约是具有很大潜力的,这些资产将为公司带来收益。但是巴菲特同时补充说,在整个2008年中,市场出现的破产案件远远多于正常水平,而伯克希尔所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则很可能造成公司的亏损。巴菲特说:“我认为,在实现任何的投资收益之前,这些合约将带来亏损,甚至在实现盈利之后,这些合约也将带来亏损。”(23: 36)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09年股东大会上对评级机构和伯克希尔公司对穆迪公司的投资进行了辩护。他表示,评级机构未能发现房产价格下跌并不是独家象。(23: 54)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他所挑选的四位投资总监(chief investment officer,CIO)候选人的业绩均未能超过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但是巴菲特同时强调,这四位候选人的长期业绩依然十分优异。
  巴菲特表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能够取得辉煌的业绩,但是我自己也同样没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从这一方面考虑,我能够接受他们的业绩。但是巴菲特同时强调:“在过去的10年中,他们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而且我相信,在未来的10年中,他们仍然能够做到这一点。”(23: 58)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强调,应区别对待金融衍生品。并称与股票相关的衍生品合约将带来收益。但是,他对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信心已经出现了下降。他认为,对于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投资有可能造成伯克希尔公司的损失。(00: 28)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还介绍了公司保险业务的情况。他表示,由于去年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他下调了对金融衍生品合约的收益期望。但巴菲特同时表示,对于保险商而言,短期的损失并不会影响长期收益。如果你能够承担损失并且按承诺向客户支付赔偿金的话,那么你将建立更为紧密的客户关系,这对于长期经营而言十分重要。(00: 32)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及芒格批评了一些所谓精确的数学定价模型。巴菲特表示,高深的数学可能让人作出错误的决定,并将投资者带到错误的位置。(00: 36)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回答了关于评级机构的问题。巴菲特表示,对于评级机构而言,他们只是像其他许多投资者一样,没有能够正确认识房地产市场高杠杆所带来的风险。
  巴菲特表示,评级业务很可能仍然具有高成长的潜力,但是,美国国会对这一行业的态度十分关键。(00: 38)
  [股东会消息]芒格发表了对评级机构的看法。他表示,评级机构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式,但是这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巴菲特说,许多投资者都相信被评级公司给予AAA的企业,但是伯克希尔并不会一味的跟风。然而不幸的是,证券市场却一直存在这种做法。(00: 39)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发表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他表示,在过去几个月内,加州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复苏,但是就价格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他认为,现在的局势可能出现了好转,但是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00: 46)
  [股东会消息]记者提出了关于其继任者的问题,以及他们在过去一年中的业绩如何。
  巴菲特表示,三位首席执行官的继任者都来自伯克希尔内部。而四位投资总监的继任者则既可能来自伯克希尔内部,/span>也可能来自外部。巴菲特同时强调,四位投资总监的候选人在2008年的业绩均未能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
  芒格表示,投资总监的候选人不应当是那些仅仅追求短期利益的人,在这一点上,巴菲特表示了认同。(00: 48) [股东会消息]在谈到如果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人时,巴菲特表示,态度比才能更为重要。芒格表示,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智商高达150,而实际上只有140,那么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另外,巴菲特和芒格再次批评了那些被认为经典的市场学说。(00: 49)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回答记者的问题,他表示,在保险业中,你必须选对合适的管理者,比如,在再保险业务上,伯克希尔十分信任阿吉特-(Ajit Jain)(01: 04)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表示,金融危机从各个方面冲击了伯克希尔的业务。但是,伯克希尔旗下的GEICO公司仍然运营良好。(01: 04)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表示,目前,伯克希尔正在与许多得到美国政府担保的公司进行竞争,从而使伯克希尔损失了一些优势。但是芒格表示,伯克希尔能够独立于政府运营,从而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因此不应该过分担心这方面的不利因素。(01: 04)
  [股东会消息]记者就伯克希尔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对政府干预共同股权投资和共同收益的稀释情况进行了提问。巴菲特称:我们对银行的投资,以及对各机构的投资,在未来有很强的的盈利能力,没有任何问题问题。(01: 10)
  [股东会消息]卡罗尔-卢米斯提出的问题比较引人关注:伯克希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哪里?难道就是全部集中在巴菲特和芒格身上吗?
  巴菲特称:伯克希尔的竞争优势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不是集中在巴菲特和芒格身上。巴菲特强调,组织/融资能力是伯克希尔最大的吸引力。(01: 17)
  [股东会消息]有记者问为什么不直播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巴菲特对此的解释是:有很多人的博客在汇报会议的进程,这是我们大家互相交流的好办法,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好的交流。(01: 30)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认为: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必然的。纳税人不去消费导致了政府不得不去刺激消费,而且纳税人手里持有大量的美元,这就和投资国债一样,导致了当前消费不振的局面。
  巴菲特认为,如果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旺盛,那么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而防止通货膨胀最好的办法就赚钱能力”,第二个好的办法是美好的经济环境(01: 31) 

      [股东会消息]记者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今天如何以一个好的价钱去买报纸?

  巴菲特回答道:现在大多数的报纸失去了发展的趋势,原因就是失去了广告定价能力和吸引力。Buffalo News也许应该在10年前出售,但是我不会这样做。我们认为,广告业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去适应。(01: 31)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称:我们喜欢把钱花在GEICO的广告投入上,但伯克希尔今年正在降低运营成本压力,特别是在目前艰难的经济环境下。(01: 32)
  [股东会消息]芒格认为新的会计条例不会影响银行的业务。(02: 28)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在会议午餐时简单概括了公司的Q1财报。伯克希尔有可能会在Q1报告中报告亏损状况。Q1业绩有细微下降,巴菲特认为第一季度公司持有的投资和衍生品每股账面价值将下降6%,虽然要比2008年的10%的贬值率稍微乐观,但是可能会有最糟糕的结果出现。在巴菲特看来,由于第一季度的一些特殊原因,6%的跌幅任然相当高。但是估计在3月中旬,股权和信贷市场的状况改善,第二季度的结果有可能会减轻。(02: 58)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在今天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拒绝透露有关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一季度17亿美元亏损的具体细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一季度有可能亏损达到17亿美元,略低于2008年同期的19亿美元亏损。(03: 08)
  [股东会消息]由于美国经济的全面衰退,对金融和保险业的打击巨大,巴菲特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预计在2009财年第一季度任然面临亏损。巴菲特称,亏损的结果排除了证券和衍生投资的价值变化,公司将在58日公布详细的Q1财报数据和结果。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08财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连续亏损,但是巴菲特在今天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拒绝透露详细的细节,只是强调公司的账面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记。(03: 08)
  [股东会消息]巴菲特展示了伯克希尔在过去的一年里CDS的息差变化。巴菲特非常直接的说,股票期权合同的买家越来越谨慎,他们开始为合同购买保护”,防止出现没有要求伯克希尔进行抵押的合同。所以造成伯克希尔在保费方面消耗了大量的现金,但没有进行抵押。巴菲特认为,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伯克希尔的债务波动,而造成了CDS反应平淡的互换利差和市场价格,所以对伯克希尔CDS利差有可能被夸大。(03: 22)
  [股东会消息]有记者问道了伯克希尔的最新投资——比亚迪
  芒格称我知道人们普遍认为沃伦和我(投资比亚迪)看起来是疯了,但我不认为是这样。你看到比亚迪的汽车,就会明白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汽车。我认为他们做出的一切:汽车、玻璃、轮胎……都是非常出色的,这非同一般。我认为对于伯克希尔来说,与比亚迪的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合作。比亚迪可能是一个小公司,但是它有很大的野心。如果比亚迪不成功,我将非常惊讶。关于比亚迪的发展和合作,我感到有生以来最大的荣幸。
  巴菲特称:比亚迪是查理最后一年的大手笔,还有收购爱尔兰银行。所以,他是一个胜利者。(03: 35)
  [股东会消息]有记者问:你准备在中国做更多的业务吗?
  巴菲特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许会有购买更多企业的机会。我们已购买了10%以上的比亚迪股份。其实只要中国有巨大贸易顺差,中国的美元储备就会越来越多。
  芒格:我认为中国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政策,拥有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他们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他们失去了大量的美元储备和购买力,当然这是说着玩的,那么世界经济将变得更加艰难。我认为,美中两国应该非常友好的国家,我们应该加深合作。(03: 45)
  [股东会消息]有记者问:针对过去6个月美元汇率的变化,您最新的对美元汇率的前景展望是什么?
  巴菲特称:(美元汇率)这是非常难以预测的。我可以向你保证,从现在开始至少1020年的时间里我将购买美元。但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会伤害美元的价值。另一方面,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英国政府的赤字占GDP的比例将为12%或更高。即使是德国的赤字也占GDP的比例为6%。你会发现,世界各国的政府赤字都运行在高位,选择这样的赤字水平也许可以抵消需求下降的影响,但是,这对汇率具有重大的影响。我不能告诉你,汇率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变化。在未来一两年内,由于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可能会影响未来货币单位的流转,会导致汇率市场大量的损失,目前我还看不到最后发展的结果。(03: 59)
  [股东会消息]一个很难的问题,是有关瑞士再保险公司的投资和他们的配额比例。
  巴菲特认为这次投资对于瑞士再保险公司和伯克希尔公司都是一件好事,在当前的局面下双方可以互赢。(04: 09)
  [股东会消息]在谈到有关对高盛和通用电气投资的问题时,巴菲特认为,两家公司都有较好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质量,这些吸引了伯克希尔的目光。巴菲特认为,对这2家企业的投资是非常好的交易。巴菲特还透露,在过去的几年里,伯克希尔与高盛已经做了大量的业务,而在巴菲特和芒格眼中,通用电气公司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美国企业。(04: 10)
  [股东会消息]有记者问如何看待环保问题,以及伯克希尔在未来全球环境保护问题中该何去何从?
  芒格表示,投资比亚迪一定意义上是伯克希尔在保护环境这一领域的一个考虑,利用太阳能和新能源将海水变成淡水等等。(04: 18)
  [股东会消息]有记者问对于伯克希尔来说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芒格认为是特大灾难对保险业的打击是最坏的事情,对于保险业来说是毁灭性的。巴菲特认为是高通货膨胀和社会秩序的动荡是最坏的事情。(04: 19)
  [股东会消息]有记者问巴菲特是不是还在逢低买入,如何分析当前低迷股市中的机会?
  巴菲特称,1974年时股市也是如此低迷,当时他就认识到不是价格低就必须买入,虽然他当时喜欢低价位的股票。必须要看你自己的感受。
  芒格称,1973-1974年的情况不会发生,低迷股市中需要的是抓住机会。
  巴菲特称,不要试图在股市落地的时候进行投资。应该做一些合理的分析,实际上,价格是一种游戏。逢低买入的时候,不要过分的考虑价格因素(04: 30)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9/4/30

以招商银行为例看银行的几个重要指标

我们一向对银行股情有独盅,这是因为:
其一,银行的盈利模式非常简单。银行从存款人和资本市场取得资金,然后把它贷给借款人,从息差里获利,这就是净利息收入。银行还可以从基本的收费业务和其他服务中赚取利润,这又是非利息收入。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一起构成银行的净收入,这就是银行业的商业模式。

其二,由于金融类企业,如银行,它的财务杠杆率很高,并经营多种未来负债具有不确定性的业务。同时银行资产代表着公众的储蓄,因而只要有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就会动摇公众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导致挤兑或其他恐慌性行为。因此政府对这一部门的监管要远远多于对一般工业企业的监管。而我们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一贯严厉,因此,我们深信中国银行业的安全体系是最牢靠的。

其三,如果银行遭遇了金融危机,它还可以转向中央银行寻求帮助。这实际上是允许了银行以低于市场利率的价格借款,这些绝对的津贴,其他企业都难以得到。这也使得银行业成为世界上成本最低、最安全的流动性制造者。低成本的借款加上银行在贷款效率方面的优势,让银行在息差上赚取了极其诱人的收益。

其四,银行的经营方式具有“连锁”的性质,它类似于零售业或连锁业,这种行业的最大动力就是迅速扩张,在扩张过程中只要经营得当,就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与此同时,银行如果继续按照年度发展计划进行扩张,那么剩下的就是投资者长期持有等着赚钱了。银行这种经营模式往往能够保证它的营业部一个个地复制成功,因为银行的管理效率往往较高。
当然,由于金融创新极少能获得专利。它们中的大部分一旦进入市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会推出类似的产品。每家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基本上是等同的,这一特点成为行业提高获利能力的桎梏。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一点决定了银行业具有成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因为银行的整个业务都是建立在风险基础上的。银行对坏账极其敏感,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对银行过去的贷款损失、现有的资产质量和未来的损失准备作彻底的分析。此外,财务杠杆的广泛运用,使投资者有必须认真评估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长期金融资产需要与长期负债相匹配,反之亦然。因此在投资银行股时,投资者要考虑一些重要的指标。现在,让我们以招商银行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

1、资本充足率 这是最重要的的分析指标,它代表公司的财务实力和生存能力,这是投资一家商业银行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在8%-9%的范围内。而招商银行连续三年为10%-11%,这表明其资本基础有足够的强大。
2008 2007 2006
资本充足率% 11.34 10.40 11.39

2、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 这两个指标实际上是测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标准。一般来说,优秀的银行能够持续产生15%-20%净资产收益率的银行。从下面数据可以看出招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收益率逐年上升,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008 2007 2006
净资产收益率% 28.58 24.76 16.74
对于银行,最好的资产收益率应当在1.2%-1.4%的范围内。而招商银行最近两年的资产收益率在1.3%-1.4%的范围内。
2008 2007 2006
资产收益率% 1.46 1.36 0.81

3、成本收入比率 成本收入比率测量的是非利息费用或者营业费用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它告诉我们这家银行的管理效率如何。优秀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一般在55%以下。招商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较低,这表明其控制营业费用支出的能力很强,所以其经营效率很高,财务状况良好。
2008 2007 2006
成本收入比率% 36.78 35.05 38.42

4、净利息收益率 就是净利息收入占平均盈利资产的百分比。它是测量贷款盈利能力的指标。大多数银行,包括招商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在3%-4%范围内。预计招商银行未来将继续受惠于净利息收益率扩阔的趋势。而只要这个趋势不改变,其盈利仍将维持增长势头。
2008 2007 2006
净利息收益率% 3.42 3.11 2.72

5、高风险不动产资产 高风险不动产资产是银行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商业贷款和建造工程贷款,成了许多银行的葬身之地。如果一家银行的高风险资产占贷款总额的5%-10%,那将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情。银行的商业贷款风险到底有多大,普通的投资者从外部根本不可能准确分析判断,所以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不要投资那些高风险贷款比例较高的银行。招商银行高风险贷款比例本来就不是很高,而且最近两年呈下降趋势。
2008 2007
高风险资产占贷款总额% 5.66 6.41

6、逾期90天贷款 就是那些逾期未归还的不良贷款。这个数字越低越好,而且最好是持续下降而不是上升。有时不良贷款比率即使只是增加一两个百分点,也可能使一家商业银行的所有股东权益化为乌有。最近两年招商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呈下降趋势。
2008 2007
逾期90天以上贷款(亿元)10.07 13.32

7、市净率 因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主要是由不同流动性的资产组成,所以账面价值,也就是每股净资产,是银行股票价值很好的代表。假设资产和负债相当接近它们报告的价值,银行的基础价值就应当是账面价值。招商银行近三年来账面价值一直持续上升。
2008 2007 2006
账面价值(元) 5.41 4.62 3.75
投资者愿意在账面价值基础上的溢价,说明他们正在为未来的成长性和超额利润支付金钱。有代表性的是,大银行在过去的10年间,往往以账面价值2-3倍的价格交易,一些例外的情况会比这个价格低一点。

2005年建设银行引进美国银行、新加坡淡马锡等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入股的市净率是1.15倍,淡马锡则是1.19倍,这的确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相对于前不久招商银行全资收购永隆银行,入股的市净率3.01倍,就显得有点贵了。 对于以高价买入的银行股绝对应当保持警惕。因为银行股是不稳定的。2006年以来,招商银行股票在A股市场交易,股价最高时市净率为8.56倍,而最低时竟然只有1.97倍。目前市净率仍然没有超过3倍。银行股就是这样,即便是最好的银行,在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必将首当其冲而遭遇到沉重的打击。所以,凡是准备买进银行股的投资者,都必须明确这一点。而如果银行股的市净率一旦进入3倍,甚至2倍以下,就是一个不错的买点,这意味着投资者也可以像这家银行一样参与对那家银行的“并购”,这种机会并非经常出现。请记住,如果不是遭遇金融危机,投资者肯定无法做成这么划算的生意。

转载自:花蛤的BLOG

2009/4/20

谈保险股

談中資保險股

中人壽,平安,中國財險等幾家保險公司都宣佈了業績,優劣大家都看到了。

保險公司的經營是非常複雜的,經營業績的好壞跟管理層的質素關係很大,當然不是說其它行業容易經營,但保險公司是特別取決於領導者的正確判斷。

保險公司要設計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要正確評估可能作出或然的賠償率及每張保單的成本,收到的保費要扣除成本 (最大成本是推銷員的佣金) 及賠償金後,剩下的才是利潤,而這祇是業務的一個側面。另一個側面是保險公司通常滾存著巨大的保款,要對這一巨款做出正確的投資,每年確保有投資收入,才有能力履行若干年後保單到期時本利歸還給投保人的承諾。

要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都不是容易的。

平保的策略是非常進取,去年它的投資是全軍盡墨,而付給銷售員高佣金搶客,也是很危險的做法,它又急促擴張,不斷投資於不同的生意中,這樣的經營手法風險很大。

財險是另一種情形,天然災害是不能預估的。如發生大的天災,財險公司賠到破產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通常承保公司會將風險分散,分保給其它公司。而財險的另一重要業務是汽車保險,汽車失事及盜竊又是難於預估的,保險公司間的競爭令到保費不能收得太高,而低保費能否保障有盈利?又是一個問題,而且財險的公司網絡較小。

中人壽是中國保險公司中經營最中規中矩的一家,網絡也最大,人壽險因為投保人數數量龐大,所以用精算計算出來的成本也比較準。中人壽的投資也是進退有度,相信中人壽今年的業績會非常好。它在國債上的投資,由於利息下降,應該利潤更好。去年有虧損的股票投資,今年可望有大幅盈餘。平保股價波幅大,相信長遠來說中人壽平衡增長的業績會更好。

原文摘自DPZ的博客

再谈保险股

再談保險股

今天寫一下AIG,可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話資料。AIG曾是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歷史悠久,很多投資者都持有它的股票,有的已經持有兩代甚至三代人,在美國AIG的地位有些像匯豐銀行在香港的地位。

不要說得太遠,去年此時,即2008年4月17日,AIG的股價是46.17元,公司市值二千億美元,但今時今日,它的股價是1.62元,而且是從每股0.33元升上來的,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AIG的至命傷是做了CDS (信貸違約賠償) 的大莊家,由於CDS市場透明度極低,也沒有監管。到底AIG做了多少價值的CDS?並沒有正確的數字,大約超過50萬億美元!信不信由你,不低於50萬億。這也是一種保單,企業違約,AIG就要賠錢,想起來當年AIG開出CDS的保單,也一定依據一定的方程式計算過風險,但現在看起來,當年的計算是基於錯誤的預期。簡單地說就是AIG賣出了很多很多賠錢的保單,賠掉了整家公司。

此外,它也用相當高的槓桿持有資產抵押的債券,許多債券現在成了「毒」資產,保單賠錢,投資大失利,就形成了今天的局面。現在AIG在出售它的核心的最賺錢的生意,最近的例子是出售了它在美國的汽車保險業務,才收到20億美元。香港的分支AIA沒有買家,現在正打算上市。它的飛機租賃業務也準備出售,總之能賣的優質資產都要賣,變錢以後還給政府。而在市場最低的時候賣資產,它能剩下什麼?AIG早已從道指成份股除名,兩、三年後它的名字大約也會被人遺忘。

二十、三十年前,保險公司都是謹慎經營,大部份投資是政府的國庫債券,但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又要給投保的客戶更高收益,又要增加銷售員的收入,保險公司經營被逼更趨進取,經營愈來愈困難,每一家成功的保險公司都有一個成功的決策層,決策層的正確判斷成了保險公司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股神華倫.畢菲特曾說過一句半認真半玩笑的話,他說:「我有一位不太能幹的表弟,我可以派他去能源公司做事,但決不能要他主管一間保險公司。」

原文摘自DPZ的博客,张先生是一位香港的著名投资人和撰稿人。从他的博客受益匪浅!

2009/4/10

招商银行2008年年报快报

招行2008年营业收入553.08亿元,较2007年增长35.04%;利润267.59亿元,增长26.28%,实现净利润210.77亿元,增长38.27%。

每股盈利1.43元,净资产收益率26.51%,详细的财务报告要4月25日发布。

详见

浦发银行2008年年报

浦发银行2008年利润大幅增长,效率明显提高。报告期公司实现税前利润153.03 亿元,比2007 年增加45.45亿元,增长42.25%;税后利润125.16 亿元,比2007 年增加70.17 亿元,较上年增长127.61%。

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5.61 亿元,比2007 年增加86.84 亿元,较上年增长33.56%。从盈利性指标看,2008年公司平均资产利润率(ROA)为1.13%,比上年提高了0.44 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6.71%,比上年上升了16.61 个百分点;而以期末净资产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0.03%,比上年末提高了10.60 个百分点。

2、效率指标:2008 年公司成本收入比率为36.69%,较上年继续下降0.17个百分点。

3、贷款有序增加,结构有所改善。2008 年底,公司总资产为13094.25 亿元,比2007 年底增加3944.45 亿元,增长43.11%;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975.65 亿元,增加1465.76 亿元,增幅26.60%。

4、存款显著上升,信贷能力增强。2008 年底,公司负债总额12677.24 亿元。其中,本外币一般存款余额为9472.94 亿元,增加1838.21 亿元,增幅24.08%,存款余额在上市银行中位居中游水平。全年人民币和外币存贷比分别为72.85%和40.36%,严格控制在监管标准之内。

5、资产质量提升,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08 年,公司信贷业务发展以及资产质量情况较为平稳,资产保全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截至12 月末,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公司年末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为84.67 亿元,比上年上升4.44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1%,较2007年下降0.25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的准备金覆盖率达到192.49%,比上年提升了1.41 个百分点,公司不良贷款比例、准备金覆盖率在国内同行业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6、风险资产增加,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2008 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17.02 亿元,比上年底增加了47.37%;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为7518.21 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44 亿元,增长36.50%。年内发行了82.00 亿元的次级债券,适时补充了资本,但充足率还是从上年的9.15%降至9.06%,核心资本充足率则由5.01%上升至5.03%。

7、机构新增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新开设了兰州、石家庄分行2 家分行,全年共新增85 家网点,至此,公司已在全国70 个城市开设了32 家分行,机构网点总数增至491 家。

浦发银行2009年度经营目标
——总资产规模突破1.5万亿元,争取达到15500亿元,增长18%;
——本外币一般性存款余额达到11300亿元,增长19%;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900亿元,增长28%;
——净利润与2008 年扣除一次性退税款9.4亿元后的净利润相比,增幅10%左右;
——年末不良贷款率,按“五级分类”口径,控制在1.2%以内。

平安保险发布2008年扭亏为盈年报

2008年度,全球金融危机,平安保险投资富通集团产生巨亏,账面累计亏损228亿元人民币。其股价在2008年10月份创下19元的低点。希望进取的平安能够吸取此次投资的教训,立足国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

平安集团2008年底总资产7076.40亿元,同比增长8.6%;股东权益787.57亿元,同比下降26.6%。

营业收入为1398.03亿元,同比下降15.4%;净利润为6.62亿元,每股盈利0.09元。

2009/4/7

警惕企业的非主业投资

转载自:上善若水的BLOG

这两天在为一件事情思考:企业的非主业投资的冲动到底源自何种因素.无独有偶,近期看到四川一家白酒企业要去造汽车,这家企业白酒本来做的很好,可是这些年就是不把心思放在主业上,导致主业的利润率始终弱于他的竞争对手,从目前的形势来判断,这家企业离衰退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该公司董事长说只有扩展非主业才能完成政治任务---2000亿目标,估计在他这任期内公司的主营不但完不成目标,反而会让企业陷入亏损的泥潭。

作为一个企业家,投资建立企业的商业模式一定要符合商业逻辑规律.集中于主业投资,在细分领域取得绝对优势,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专业化,在一个细分领域成为绝对龙头都需要花非常长的时间.在具有绝对优势才可以逐步向上下游逐步延伸.这几年看企业,发现许多企业的非主业投资主要源自以下方面:

国有企业:1、行政施压,完成销售规模(可以体现政绩和提高税收);2、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为自己谋福利。
私有企业:1、内心的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2、分散风险的考虑(实际上增加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3、不懂商业逻辑。

经济周期每隔3-5年就会发生一次,每一次危机来临时,就会把违背商业逻辑的企业清洗出局;在我们目前的中国,因为有大政府在支撑,所以很多的企业家还在充分享受着自己的“成功”。最终,当国家信用出现风险的时候,那时就再也没有人能就了。

作为长期投资人一定要寻找能够真正明白商业逻辑的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让自己的投资不会在危机中被清理出局。真正的优秀企业一定是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企业,这次危机就让我们看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具有学习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才是我们应该成为他们股东的标的。

2009/4/1

3月采购经理人指数回落 连续8个月低于50

全景网4月1日讯 里昂证券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落至44.8,结束连续三个月的回升走势,显示中国制造业营商环境继续明显恶化。

据路透社报道,里昂证券中国制造业PMI自去年11月创历史新低后,曾连续3个月有所回升,至2月份已回升至45.1。截止3月份,该指数已连续八个月处于50的升跌分界线下方。
  
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国制造业接到的新业务量已连续第8个月录得下降。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2009/3/31

证监会发布创业板IPO管理暂行办法5月1日实施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赵晓辉、陶俊洁)中国证监会31日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筹备十余年之久的创业板有望于5月1日起正式开启。

  办法共分为6章58条,对拟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规定,到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应当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办法规定,保荐人保荐发行人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应当对发行人的成长性进行尽职调查和审慎判断并出具专项意见。发行人为自主创新企业的,还应当在专项意见中说明发行人的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发行程序,中国证监会收到申请文件后,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而在证监会受理申请文件后,则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进行初审,并由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

  办法特别提出,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

  在信息披露方面,办法要求,发行人应当在招股说明书显要位置做如下提示:“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创业板公司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退市风险大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做出投资决定。”

  根据办法,证券交易所应当建立适合创业板特点的市场风险警示及投资者持续教育的制度,督促发行人建立健全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以及防范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内部控制体系。

2009/3/29

做一個有思想的投資者

選自《Value》雜誌

2007.12月刊 封面故事 羅奈爾得 R.雷德非(Ronald R. Redfield)

做一個有思想的投資者

根據www.wikipedia.com網站的資料,《安全邊際——有思想投資者的價值投資避險策略》一書由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塞思•卡拉曼(Seth A. Klarman)所著,他是波士頓Baupost Group投資公司的主席。該書沒有再版,偶爾可能會在eBay上看到,標價超過1,000美元(一些人認為這本書具有收藏價值)。

我所寫的摘要並不包括書中的所有內容,但我發現這些摘要對像我這樣的基金經理人而言是很有幫助的。我並沒有提到卡拉曼在書中寫到的應將投資看作是“部分擁有所有權”的內容,因為我早已經是這麼看待投資的,無須再提醒自己。因此看完我所寫的摘要的讀者應當讀一遍原書,從書中獲得自己所想得到的資訊。我發現有幾個圖書館收藏了這本書,我曾去過其中之一的紐約科學、商業和工業公眾圖書館(網址是http://www.nypl.org/research/sibl/index.html)。

摘要中用雙引號中的內容完全援引了書中的內容。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感到非常慶倖,自己多年來一直是在按照卡拉曼的投資哲學進行操作。我沒有將自己比作是卡拉曼,完全沒有,我們怎麼能同卡拉曼、巴菲特或者惠特曼等大師相提並論呢?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證實了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紀律,這本書將我多年來使用的哲學和方法融合在一起並加以確認。這些摘要讓我經常回顧過去並感受自己的投資基礎。在這些摘要中,我也添加了一些適合於我實際工作方面的內容。

導言

“單靠本書無法讓任何人成為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要求進行許多艱難的工作,異乎尋常地遵守紀律和長期投資。”

“本書是一份計畫書,如果仔細按此進行投資,在有限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投資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要理解事情是如何運作的,請記住規則決定競爭。卡拉曼將此書描述成是一本“思考投資”的書。

我認為,導言部分中的多數內容並不是講通過積極買賣來進行投資,而是展示了“在商業基本面的基礎上進行長期投資的能力”。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意識到卡拉曼的長期投資方法並不與我一樣。然而,關鍵是需要決定是否還存在價值,在考慮價值的同時還要考慮稅收成本和其他成本。

同眾人作對。我認為卡拉曼是說在人群中你會感到溫暖並迷失方向,但你不需要溫暖,不能對投資失去方向。

在商業場上和投資中保持理性。

研究投資者和投機者的行為。他們的行為經常在無意識中給價值投資者創造了機會。

“對價值投資者而言,最有利的時候是在市場下跌時。”“價值投資者在安全邊際下進行投資,以防止在市場下滑時蒙受巨大的損失。”我剛剛開始讀這本書,我對價值投資者如何避免1973-1974年的熊市充滿好奇心,一些人可能認為巴菲特在那個時候退出了市場。然而,根據我的理解,也許可能是錯的,伯克夏公司的股票價格在那段時期內大幅下跌。此外,巴菲特對那些離開合夥投資公司而轉投紅杉基金(Sequoia Fund)的投資者也提到了這一點,紅杉基金是一家進行長期價值投資的共同基金,在1973-1974年期間,紅杉基金也經歷了一段可怕的時期。

“馬克•吐溫說過,人的一生中有兩個時候不應進行投機——當他不能承擔投機所造成的後果時以及當他能承擔後果時。”

“投資者從一檔股票中獲利至少有三條可能的途徑:

1、從基本業務所產生的剩餘流動資金中獲利。流動資金剩餘最終將體現在股價的上漲中,或者以股息分派給股東。

2、從投資者對基本業務的投資意願增加中獲利,因這將體現為股價上漲。

3、或者從股價和商業價值之間的差距來獲利。”

“投機者熱衷於預測——猜測股價的波動方向。”

“在制定投資決定時,價值投資者關注的是真實的財務狀況。”

他討論了如果投資者失去對具有流動性的國債的興趣,或者國債失去流動性時,將會發生什麼事,所有的投資者都將在同一時間奪門而出。

“投資是嚴肅的業務,並不是娛樂。”

需要認識到投資和收藏之間的區別,投資最終能產生現金流。

“成功的投資者傾向于理智,將別人的貪婪玩弄於股掌之上。因對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有信心,他們不會對市場力量盲目地作出情緒化的反應,而是將按照適當的理由採取行動。”

他還談到了市場先生。他認為如果一種股票價格的下跌沒有明顯的理由,大多數投資者會感到擔憂,他們擔心可能有他們尚不知道的資訊存在。這時候我就會少量買入,有時我感到自己可能是唯一的買家。他描述了投資者如何再次對自己進行猜測——他們很容易開始驚慌並賣出股票。他繼續寫道:“然而,如果這種證券在購買時確實是便宜的,那麼合理的行動應該是在更便宜的時候買入更多的這種證券。”

不要將一家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現與它實際的基本業務混為一談。

“自己考慮,不要讓市場引導你。”

“有時證券價格的波動並不是因為實際業務出現改變,而是因為投資者的感覺有了變化。”這有助於我研究1973-1974年間市場的表現,當我研究那個時期的股市時,市盈率的下降似乎並沒有真正的理由,許多人認為,原油價格以及利率的飆升是主要原因,但根據我的研究,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這兩個因素才產生了作用。

華爾街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他發現了華爾街是如何朝多頭市場傾斜的,有一部分內容的標題為“金融市場創新有利於華爾街,但不利於投資者”。當我讀到這一部分時,我在想,由許多貸款機構所發行的“選擇權指數型抵押貸款”(pay option mortgages)是不是這些創新產品之一。負分期(Negative Amortization)和可調利率的抵押貸款已經存在了25年左右,然而,過去此類產品的發展卻趕不上最近幾年的勢頭,2005年和2006年,此類有著更高風險的抵押貸款是當時貸款機構典型的業務,包括Countrywide,GoldenWest Financial and First Federal Financial等貸款機構。

“投資者必須意識到,創新產品起初的成功並不是暗示最終結果的可信賴指標。”“儘管開始的時候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讓問題暴露出來。”“今天看起來是新的或是有所改善的東西,明天可能會被看作是有缺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

“最終華爾街的市場飽和度將隨著投資者熱情的消退而減弱,當一個特定的行業正時興時,成功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在買家推高價格的同時,他們幫助證實了當初的熱情。但當價格達到頂峰並開始下跌時,下跌動力也是能自我實現的,不僅是因為買家停止購買,他們最終變成了賣家,使市場供應情況進一步惡化,並最終形成了頂部。”

隨後他寫到了投資狂熱:“所有的市場狂熱最終都將結束。”他進一步進行闡述,“我們卻發現,區別投資狂熱和真正的商業趨勢並不容易。”

“你不會在自家廚師去就餐的餐館用餐,你應對那些不能吃下自己東西的基金經理人感到不滿。”強調一下,我確實吃自己煮的東西,因此在投資時,我不會“外出就餐”。

“一個投資者的時間被用於觀察所持有的頭寸並調查潛在的新投資,然而,因為多數基金經理人總是想獲得更多的資產進行管理,他們留住已有的客戶,並在與潛在的客戶會面上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所有的客戶,無論是老客戶還是潛在的客戶,如果他們沒有同基金經理人舉行會議,可能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但出現了搭順風車的問題(free-rider),因為每個客戶均認為,要求定期召開會議是正當的要求,單獨一次會議並不會給基金經理人的時間帶來無法承受的負擔,但如果將這些會議用去的時間累積起來,也是不少的時間,不參加這些會議,基金經理可能有更多的時間用於研究市場並給投資結果帶來影響。

“截至1990年年底,持有垃圾債券的大型存貸款機構處在破產的邊緣,包括Columbia Savings and Loan,CenTrust Savings,Imperial Savings and Loan,Lincoln Savings and Loanand Far West Financial。因投資垃圾債以及其他高風險資產,多數存貸款機構曾快速成長。”

我對這些抵押貸款在2005-2006年是否也會得到同樣的評估表示懷疑,我查了一些自己整理的檔案,找到了1980年第一季度時上述一些公司的價值線。這裡列出我所找到的一家公司的資訊。

Far West Financial:財務評級為C++。1979年,以帳面價值5%的價格出售,“收益(yield-cost spread)面臨壓力。”“貸款可能會在1980年急劇下降。”“1980年的盈利可能會萎縮30%-35%。理由是,資產收益率與資金成本的缺口惡化,貸款收入下降……”值得注意的是,1974-1979年間,該公司的股價上漲了400%左右。

1968-1972年期間的市盈率為11-17倍,從1973-1979年,市盈率為3.3-8.1倍。我對這些公司1990-1992年間的價值線非常感興趣。

價值投資哲學

“本書一再提到的主題之一就是未來是不可預測的。”

“在一個世紀內,河流淹沒河岸的次數可能僅為1-2次,但你依然在買洪災險。”“投資者必須為任何不可預測的事情做好準備。”他在書中描述道,希望能獲得明確回報的投資者並沒有實現這個目標。“為投資回報設定目標導致投資者關注于潛在的上升空間,而不是關注下跌的風險。”“投資者不應為回報率設定目標,哪怕是一個極其合理的目標,而應當為風險設定目標。”

價值投資:安全邊際的重要性

“價值投資的紀律是,購買那些價格大幅低於內在價值的證券,並持有至這些證券的多數價值被發現時。價格便宜是這一過程的關鍵因素。”

“對價值投資者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堅持這一投資紀律。成為價值投資者通常意味著脫離大眾,挑戰傳統智慧,同市場上流行的投資風潮逆向而行。這可能是一個孤獨的事業。在市場高估時間延長的時期內,與其他的投資者或者整個市場相比,價值投資者可能會有糟糕甚至是可怕的表現。”

“價值投資者就像學玩遊戲的學生——他們通過每次遊戲來學習如何玩遊戲,他們不會被其他人的表現所影響,只有自己的表現才能激勵他們。”他說道,價值投資者擁有“無窮的耐心”。

他提到價值投資者不會投資那些他們並不瞭解的公司,並解釋為何價值投資者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會購買高科技企業。沃倫•巴菲特也把這一條作為他不購買高科技公司的理由。我確實相信伯克夏將會在某個時候大量購買微軟公司的股票。卡拉曼說,許多價值投資者也回避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理由是這些公司的資產難以分析。應當記住,伯克夏•哈撒韋公司基本上是一家保險公司(巴菲特是大股東)。

“作為一個價值投資者,他不僅必須處於合理的擊球區域,必須處於最佳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必須避免在錯誤的地方搖擺不定。”

他繼續展開論述,指出決定價值並不是一門科學,一個有能力的投資者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答案或者問題,多數投資將依賴於無法預測的結果之上。

“價值投資在通脹環境中能夠有良好的表現。”我想知道反過來的話是否仍然正確?我們是否處在一個很快就會出現通縮並可投資房地產的環境中呢?我想是的,他確實討論了很多有關通縮的事情,他解釋了為何通縮“對價值投資而言是一柄插向心臟的尖刀”。他認為,通縮對幾乎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都不會帶來樂趣。他稱價值投資者應擔心下降的商業價值,列出了價值投資者應該在此時如何做;

1、投資者無法預測商業價值何時會升或降,必須基於一貫的保守立場進行評估,對最糟糕的流動性價值和其他方法給予充分的考慮。

2、投資者擔心通縮可能會導致出現比平時更嚴重的折扣。

3、通縮應在投資時間框架內具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當證券價格比內在價值足夠低且允許出現人為錯誤、運氣不佳或者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出現複雜、難以預測的極度波動時,就產生了安全邊際。”

“我相信,無形資產面臨的問題是,它們基本或者根本沒有安全邊際。”他描述了有形資產如何交替使用,進而產生安全邊際。他也解釋了巴菲特如何認識到無形資產的價值。

“投資者不僅應當關注是否當前持有的資產被低估,還需關注這些資產為何被低估。”他解釋了為何要記住投資時的理由,如果這些理由不再正確,就應當賣出你的投資。他告訴讀者,應當尋找催化劑,這可能會增加價值。尋找那些有著良好管理層和股權結構的公司(“個人在企業中所占股份”):“多樣化你持有的頭寸並進行對沖,若從財政的角度來這麼做有吸引力的話。”

他解釋說,災難和不確定因素能創造機會。

“市場下跌是對投資哲學真正的考驗。”

“價值投資事實上是在有效市場假設經常出錯的基礎上提出的。”他指出,市場在給大市值公司進行定價時的效率更高。

“提防價值投資騙子”

這意味著應當小心濫用價值投資。他稱,麥克•普萊斯、巴菲特、麥克斯•漢尼以及紅杉基金的成功令市場上出現了號稱價值投資者的騙子,他將這些人稱為價值變色龍,指出這些人並沒有為他們的客戶成功地找到安全邊際,這些投資者在1990年蒙受了巨大的虧損。我發現這部分較難理解,原因之一是本書於1991年出版,沒有足夠的時間對1990年的投資情況發表評論。此外,他並沒有提及1973-1974年間的全盤下跌。

“價值投資很好理解,但難以實施。”“困難的是堅持原則、保持耐心和堅信判斷。”

“價值投資哲學的根本”

價值投資者追求的是絕對表現而不是相對表現,他們關注的是更長時期內的表現,如果沒有便宜的股票,他們會持有現金。價值投資者同樣關注風險和回報,他提到,風險越大並不一定意味著回報也越高,風險會侵吞回報,因為風險使投資蒙受了損失。價格創造了回報而不是風險。

他將風險定義為“損失的可能性和潛能”。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散投資、對沖(當合理運用時)以及在安全邊際下進行投資來抵消風險。

他繼續說:“投資者成功的訣竅是他們在想賣的時候賣出,而不是在不得不賣的時候賣出。那些可能需要賣出資產的投資者應當只持有美國國債而不應持有其他可銷售的證券。”

警告,警告,再警告。仔細看下一部分。“是否會出現機會成本的最重要決定性因素是,他們的投資組合中是否持有部分現金。”“保持適量的現金或者持有能夠定期產生現金的證券將減少機會。”

“價值投資者的主要目標是避免虧錢。”他將價值投資策略分成三條加以描述:

1、自下而上,通過基本面分析進行搜尋;

2、絕對表現戰略;

3、關注風險。


“經營評估的藝術”

他解釋說,淨現值(NPV)和內部收益率(IRR)是總結資料時最主要的工具。除非現金流能像合同上標注的那樣如期實現,能按時收到現金支付,否則這兩種方法將會產生誤解。他提到了一句諺語:“垃圾進,垃圾出”(指輸入錯誤的資訊,輸出的結果也是錯誤的)。我在邊注中寫道,註冊會計師(CPA)Milford Blonsky在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就這一問題曾多次教導我。

卡拉曼相信,投資價值是一個範圍而不是具體的價值。

他提到了三種經營評估的工具;

1、淨現值(NPV)分析法。“淨現值是指企業可能產生的所有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需要對盈利作出合理的預測並選擇一個貼現率,這經常是一種猜測遊戲,可能會出錯,情況也可能改變,即使管理層也無法預測這種變化。“產生了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為進行現值分析,你必須預測未來,然而對未來的預測是不可靠的。”他認為,這可以通過使用“保守主義”來應對。

他也談到了如何選擇貼現率。“事實上,貼現率是指能使一個人的現在與未來資金出現差距的利率。”沒有一個正確的貼現率,也沒有一個精確的選擇方法。一些投資者會使用一個常用的整數作為貼現率,如10%。這是一個簡單的整數,但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在選擇貼現率時應保持保守立場,投資風險越小,時間越短,貼現率應當更低“根據現金流的時間和數量,即使貼現率略有差別,最終也會給現值評估造成巨大的影響。”當然,可以通過調整利率來調整貼現率。他討論了在利率極其低的時候,如何投資才能讓股價上漲,在進行長期投資時必須小心謹慎。

卡拉曼討論了使用不同的貼現現金流(DCF)和淨現值(NPV)法進行分析,他同時強調,應當在不考慮股息支付的情況下對盈利或者現金流進行貼現,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支付股息的。當然,你必須理解盈利的品質以及它們會反復出現的本質。

2、分析清算價值。你必須瞭解正常清算價值與大拍賣清算價值之間的區別,卡拉曼引用了格雷厄姆提出的“淨營運資金淨額”這一概念;營運資金淨額=流動資產-流動債務;淨營運資金淨額=營運資金淨額-所有長期債務。記住,營業損失會消耗營運資金。卡拉曼提醒我們,需要研究賬外債務,如資金不足的養老金計畫等。

3、估計一家公司的股票價格或者假設公司下屬部門也已上市,並估計這些股票的價格。這種方法的可靠性不及上述兩種,應被視作是一種參考。私人股權市場價值(PMV)確實給分析師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法則,在使用PMV方法時需要理解“垃圾進,垃圾出”的概念並使用保守的預期。必須意識到,一段時期內這種方法曾被濫用。對1973-1974年間市場的研究提醒了我,公用事業公司的市盈率超過18倍,而通常是沒有這麼高的,我相信1929年情況也是如此。卡拉曼還提到了電視公司,從歷史角度看,股價/稅前現金流應為10倍,但在上世紀80年代末卻達到了13-15倍。“依靠歷史保守標準來決定PMV的投資者能夠從安全邊際中獲益,而其他投資者的安全邊際將因金融市場風雲突變而遭受打擊。”他認為,在使用PMV法決定你願意為這家企業支付的價格時,這個價格並不是別人願意支付的價格:“PMV方法頂多應是評估過程中的多種方法中的一種,而不應是最終決定價值的唯一方法。”

我認為,卡拉曼提到應當採用所有的工具,但不應過分看重一種工具或某種評估方法。在典型的情況下,淨現值法最為重要。然而,分析師應知道何時使用哪種工具以及哪種工具不適合使用,在評估一家有著多種業務的大公司時,對它每個業務的評估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他建議應“保守得有些過頭”。

卡拉曼引用了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基本面分析追求的是確定內在價值是如何反映在股價中的,反之,自反性理論表明股價如何能影響潛在的價值。(1987年版,第51頁)”卡拉曼提到,自反性理論認為,股價能給業務價值帶來巨大的影響。卡拉曼稱:“投資者不能忽視這種可能性。”我讀到這裡時想到了安然公司,因為無法再使用股票作為現金的來源,安然公司的業務崩潰了。因為股價下跌,安然公司很快違背了當初的契約。將遇到的困難同欺詐放在一起,最終就會形成災難。今天有多少公司依賴於股市或債市提供持續的流動性呢?

他對1991年的Esco公司進行評估。他指出:“營運資金/銷售的比率”值得研究。他得出結論,前5年的貼現率為12%,此後為15%。如此高的貼現率本身就是“不確定因素”,投資者應當考慮使用其他的評估方法,而不僅僅是使用淨現值法。卡拉曼認為,在缺乏參照的情況下,PMV方法毫無用處,研究下屬部門的方法應該有助於評估,因為Esco此前收購了競爭對手Hazeltine。儘管Hazeltine公司遠比Esco規模要小,但通過收購,Esco價值明顯低估。他認為清算價值法也沒有用,因為這樣的公司不會很容易就被清算,隨著合同的接連完成,這家公司可能被逐步清算。他注意到,公司股價只體現了部分的有形資產,考慮到大量的現金流以及有形資產,這樣的股價是非常非常低的。他無法確定Esco公司的確切價值,但能確定它的價格大幅低於內在價值。他研究了最糟糕的情況,但內在價值依然高於當前的市場價格,當前的股價是在發生“災難”的基礎上才會出現。他也注意到公司的內部人員也在公開市場上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

卡拉曼在書中提到,管理層能夠操縱盈利資料,因此必須對評估中使用的盈利資料保持警覺。他說管理層十分清楚投資者在公司增長率的基礎上給公司的定價,需要關注盈利的品質,弄清楚現金成本和非現金成本。“……重要的是要記住,資料並不是終點,它們更是理解公司正在發生什麼的一種手段。”

帳面價值並不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評估標準,帳面價值給投資者提供了有限的資訊(如盈利),應將帳面價值看作是進行全面分析中的一部分。
  

“找到有吸引力的投資”

如果你發現了一家你認為價格非常便宜的公司,要問問自己“這家公司怎麼了?”這讓我想起了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他建議投資者“逆向思考,總是逆向思考”。卡拉曼說:“應當對便宜貨檢查又檢查,以發現可能存在的缺陷。”他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有可能是存在臨時負債,或者是競爭者引入了一個更好的產品。有趣的是,20世紀90年代末,我們發現朗訊公司的產品被競爭者的產品所取代,我們不能將朗訊公司的虧損完全歸咎於產品不佳,因為晚些時整個行業都崩潰了。行業環境以及公司本身的問題最終令當時的朗訊公司受到重創。

卡拉曼建議,投資者應尋找行業中由限制性因素所引起的投資機會,他認為機構不喜歡套利交易,行業中一些特定的企業會受到毫無根據的懲罰。許多機構不能持有價格低廉的證券,這能創造投資機會。

他同時指出,年底的繳稅拋售也會給價值投資者創造機會。

“價值投資的本質就是做相反的事情。”他解釋了價值投資者如何在起初的時候是錯誤的,因為他們與大眾背道而馳,而正是大眾在推高股價。價值投資者在一段時期內(有時是很長的一段時期)可能蒙受“帳面虧損”,反向行事的立場將在高估的市場環境中表現良好,在高估的市場環境中,大眾推高了價格,空頭頭寸能夠帶來利潤。

他宣稱,無論你的研究如何全面,你如何聰明和勤奮,但也有缺點。首先,“一些資訊總是令人難以捉摸”,因此你需要習慣不完全的資訊,知道所有的事實並不總能產生回報。他提到了“80/20規則”,即研究的前80%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所花時間的前20%中完成的。並不總是可以獲得商業資訊,且商業資訊“容易腐敗”。“高不確定性常常伴隨著低價格,一旦不確性因素消除,價格可能已經上漲。”他暗示可以採取更快的行動而不必獲得所有的資訊,利用別人都在深入研究同樣資訊的機會及早買入。這個時間差將使那些深入研究的、行動較晚的投資者喪失他們的安全邊際。

卡拉曼認為需要觀察內部人員的所作所為:“公司管理層的動機是決定投資結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他以以下一段話結束了這一章:“投資研究是將大量的資訊減少成可以進行管理的資訊的進程,如同將小麥除去穀殼。毫無疑問,穀殼非常多,而小麥卻非常少。同一家製造工廠一樣,研究進程的本身並不會創造利潤。只有當將研究進程中所發現的價值低估轉化為投資組合,並且市場最終認識到這一價值時,利潤才會在晚些時候產生,而且通常會很晚。”今天的研究將在明天結出累累的碩果,如果高品質的研究不是建立在持續進行的基礎上的話,投資計畫將不會成功。

卡拉曼討論了在複雜的證券中進行投資。他的主題是如果一個證券讓人難以理解且分析費時,許多分析師和機構將繞開它。他將這看作是研究的“肥沃土壤”。

  
部門獨立

根據卡拉曼的看法,一個部門從母公司中獨立出來的目的是通過剝離並不是母公司戰略計畫中必要的業務來組建一個能創造更多價值的整體。正是因為複雜性和資料流程的時間滯後性,卡拉曼發現了機會。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依然適合2006年的市場,但卡拉曼說,在資料流程至電腦資料庫的過程中,可能會有2-3個月的時間差。我曾經購買了一些獨立出來的公司,但最終還是賣掉了,因為它們規模太小而無法分享巨大的成果,或者它們並沒有按預期的方向發展。每當我回顧這些股票時,部分此類獨立出來的公司都會有很好的表現。Freescale就是一個例子,當我研究Freescale公司股價的圖形時,股價從兩年前的18美元/股左右升至今天的33美元/股左右。



破產公司

尋找營業損失淨額(Net Operating Losses)以獲得潛在的好處。投資破產公司的美感來自於分析的複雜性,本書多次提及分析的複雜性,它能帶來潛在的機會,因為許多投資者都繞開複雜的分析。對於一家處於破產邊緣的公司,會越來越關注成本,現金也開始積累並產生出利息。這種現金的積累能簡化重組的過程,因為所有人都對現金價值持一致的看法。

麥克•普萊斯和他的破產三階段:

1、剛剛破產時。這是最不穩定的一個階段,但也是機會最大的一個時期。債務並不明確,公司一片混亂,財務報告推遲公佈或者根本不公佈,基本的業務可能不再穩定,公司的債券同樣陷入混亂。此時,市場上出現了不計成本的拋盤。

2、就重組計畫進行談判。此時,許多分析師已經就公司及其財務狀況有了充分的考慮。對債務人知道得越多,不確定性就越減弱,但不確定性肯定依然存在,價格將反映這些資訊。

3、第三階段是敲定重組方案以及債務人的出現。這一階段可能需要3個月至1年的時間。卡拉曼提到,最後這個階段最為接近於風險套利投資(risk-arbitrage investment)。

“當正確實施時,對問題公司的投資可能比傳統投資的風險更小,但能提供更高的回報。但若實施錯誤,投資結果將是個災難……”他強調,因這樣的市場缺乏流動性,交易員會利用單純的投資者:“對平凡的投資者而言,謹慎小心是每天的議事日程。”

卡拉曼認為使用那些用以評估一家仍有支付能力公司的評估方法,分析師應當研究這些企業是否在刻意醜化它們的財務報告。分析師需要研究公司的表外安排,如房地產和資金過剩的養老金計畫等。

卡拉曼認為,投資者應當避免投資破產公司的普通股,雖然有時也會成功,但“作為一個遵守規則的投資者,應當避免買入破產企業的普通股,無論價格如何。此類股票的風險巨大且回報很不確定。”他討論了買入此類企業的債券和做空股票的策略,以新英格蘭銀行為例,新英格蘭銀行債券的價格從70跌至10,但股票依然有著巨大的市值。

本章的最後部分他總結出投資破產公司非常複雜且需要高度的專業性,發現這些證券需要有智慧、經驗和頑強的毅力。當這一領域開始流行時,需要格外小心,因為多數情況下投資盈利的基礎是投資者沒有經濟意識的行為。



投資組合的管理和交易

“所有的投資者必須接受投資進程是持續進行的事實。”

投資中有對流動性的需要。投資組合經理人買入一種股票,隨後發現自己犯了錯誤,或者這家公司的競爭者有更好的產品。此時投資組合經理人應賣出這種股票:“如果投資者並不要求因流動性的缺失而獲得補償,他們幾乎總是不會對沒有流動性感到遺憾。”

在管理長期投資組合中,流動性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多數投資組合應當具備一定的流動性平衡,使資產可以快速變現。意料之外的流動性需求確實會發生,流動性缺失的時間越長,獲得相應補償的需求也就越大。缺乏流動性的代價應會非常高,“流動性可能具有欺騙性。”要提防出現今天還有流動性但明天卻沒有流動性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發生於市場恐慌期。

“從某種角度看,投資就是無休止地管理流動性的進程。”當一個組合投資中只有現金時,不存在虧損的風險,當然也沒有收益。卡拉曼認為:“一方面試圖獲得較高的回報,而另一方面卻希望避免風險,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能會高度緊張。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投資組合管理要求關注整個投資組合,考慮到分散投資、可能的對沖策略以及對投資組合中現金流的管理等。”他認為投資組合管理是另一條為投資者降低風險的途徑。

他建議,持有10-15種不同的證券應該足夠進行分散投資:“我的觀點是,一個投資者最好能持有少量他所瞭解的資產而不是持有很多他只瞭解皮毛的資產。”分散投資可能是“潛在的特洛伊木馬”。

“畢竟,分散投資不是你擁有多少種不同的東西,而是你所擁有的這些東西的風險有什麼不同。”

至於交易,卡拉曼稱:“交易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就是形成對價格波動合理的反應,投資者必須學會在價格下跌時抵禦恐慌心理,當價格上漲時要避免過分樂觀。”

“對多數投資者而言,不需要也不合適進行杠杆融資。”
  

你如何評估基金經理人?

1、面對面的交流至關重要。

2、“他們吃自己煮的東西嗎?”他感到這可能是對一個投資顧問最為重要的問題,當一個投資顧問的投資不按照他的訓誡來進行時,卡拉曼將此稱為“外出就餐”。你必須確認投資顧問自己的投資方法和對客戶的指導一致。

3、是不是對所有的客戶都是一視同仁?

4、檢查投資者在不同時期管理各種資產的記錄。當投資顧問的資產增長時,他是如何做的?如果資產在縮水,試著找找理由。

5、檢查投資哲學。投資顧問擔心過絕對回報以及可以出現什麼差錯嗎?或者擔心相對表現嗎?

6、投資顧問有強制性的規則嗎?如必須對資金完全進行投資。

7、徹底分析過去的投資表現。有多久的記錄?在一輪或者多輪市場週期內,他實現了哪些目標?

8、市場下跌時,客戶是如何做的?

9、長期以來的投資回報是穩定的還是波動的?

10、投資記錄是一直比較穩定還是只有幾次成功?

11、經理人是否仍在使用之前一直使用的投資哲學?

12、儘管投資組合配置中現金或等同于現金的資產過多,但長期以來經理人是否創造了良好的業績?這可能意味著風險較低。

13、投資組合中的資產是否有著特別的風險,如持有進行大比例融資的公司的股票?與之相反,投資組合經理人是否通過對沖、分散投資或者投資高等級的證券來降低風險?

14、確保你能同投資顧問保持一致。確保你能恪守投資方法。

15、在你聘用經理人之後,你必須持續關注他們。在雇用他們之前使用的方法應在雇用他們之後繼續使用。

他以下面的話結束了全書:“我建議你採用價值投資哲學,在尋找一位元有著成功價值投資記錄的投資專家或者在自己投資的時候花費必要的時間和精力。”(葉茂青編譯)

2009/3/22

读万科的年报(一)致股东的信摘录


作出极端行为,是一种大胆、但风险很高的经营风格。极端行为可能带来伟大的成功,但也可能招致致命的失误。

从万科的企业性格来看,稳健经营是万科一贯坚持的风格。恐怕我们宁可放弃伟大成功的机会,也要确保不犯下致命的错误。早在2005年,当市场尚存疑虑的时候,万科做出了将未来三年设定为高速发展期的决定,事实也验证了万科的这一判断。但即便如此,万科也从没有试图超越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去谋求超常规的扩张。

稳健的经营风格,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敬畏。在我们看来,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而我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市场中许多机会稍纵即逝,企业需要及时作出决定。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对自身理性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尤其当我们的观点与市场普遍看法存在巨大差异的时候,对自信保持一定的克制,恐怕是应该的。

当行业处于牛市状态时,企业对专业能力的追求、奋发图强的斗志容易出现松懈。当看上去任何房屋都可以顺利售出的时候,当房价上升使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的时候,我们是否还孜孜以求地执着于研究客户需求,不断改善产品、服务的品质和性价比?我们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精打细算,最合理地分配成本、控制费用,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我们是否还在竭尽全力分析市场、寻找最有效率的销售渠道和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的动力,正是2008带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在2009年乃至更远的未来,我们需要回到商业逻辑的原点,需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重视客户需求。我们需要更加信守一贯主张的价值观念——简单、透明、规范与责任。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我们需要进一步体现企业创立时的初衷——对人的尊重,需要进一步体现“健康丰盛”的生活追求。

身处深圳这个改革的前沿阵地,对万科、华为、招行、平安的了解更加容易,同时也能感受他们的公司治理,我也相信他们中的一些企业将成为世界顶级企业,加油!万科董事长王石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企业家,这两年的他的一些言论和公司的举措,足以看出这家企业时刻准备着如何度过经济寒冬,迎接下一次起飞。

通胀会发生吗?(摘自夜思的博客)

美联储购进美国国债,引发美元贬值。

这次的购进行为,影响或许更多是心理层面。危机没有彻底解决前,美元的贬值不符合美国利益。但是长久看,美元贬值必然要发生。发了那么多的债,贬值或许是最好的赖账办法,加之全球大量的注入货币,通胀应该一定会到来。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债务,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黄金,甚至就美国居民而言,也基本是零储蓄,这种情况发生美元贬值,美国经济一好转,得益是显然的。

中国握有大量的美元和债券,是不是可能像当初日本的遭遇呢?

对冲美元贬值,可能各国也是采取贬值的方法。通胀会同样来到中国的。

个人对冲这个东西,就是将钱从银行搬家,买入股票和固定资产,国债也不是办法。没看报导说,地方政府债券如果无法偿还,可以继续发债,这个真是厉害啊!那么滚动的结果,在货币贬值和通胀之下,现在的2000亿和未来的2000亿真不一样了。

具体什么时候会通胀不好说,但感觉在不久以后。现在买入房产、地产、林产、矿山可能都是很好的办法;买入优质公司股票,是更好的选择。

买非意外伤害类的保险,个人也觉得不是保值的好途径。

很多人担心并判断房价下跌,个人认为即使跌,也跌不久,跌不多。当然,大城市的房价,我不知道,不敢说。可能的话,今年暑期准备看房,贷款买一套。农村房产也想买一套。
中国居民应该开始向老美学习了,减少储蓄比例,不敢消费不要紧,可以买入固定资产。买入黄金当然不错,但是保值而不能有太多收益。再继续存款的话,在这拨金融危机之后,贬值是一定的,而且幅度一定很大。想想改革初的万元户们,如果存进银行,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当时买入房产,现在效果要好很多。记得自己小时候,旁边很好的房产,才不到1000元多元,现在至少5万。

通货膨胀的定义: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世界各国为了拯救经济,采用凯恩斯主义扩大政府投资,拉动需求,美国如此、中国亦然、欧洲也一样,因此新一轮的货币贬值也就不远。

2009/3/21

2009/3/11

美国历史上四大熊市

美国历史上经历的四大熊市,这次的熊市何时到底?没有谁知道?

2009/3/2

汇丰银行利润下滑 增发新股125亿英镑


新华网伦敦3月2日电(记者陈文仙)汇丰银行2日正式宣布通过增发新股筹集125亿英镑(1英镑约合1.41美元)资金,创下英国历史上增发新股最高纪录。

汇丰银行将发行约51亿股新股,每股254便士,这一价格比上周五该银行的收盘价低48%。

当天,汇丰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该银行2008年税前利润为65亿英镑,比上一年大幅下降62%。该银行说,这主要是由其美国信用卡和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受到严重亏损所致,去年该银行在北美遭受损失约为155亿美元。

汇丰银行是欧洲最大银行,被视为资本结构最好的银行之一,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该银行资产负债表也受到影响。为此,该银行将会进一步缩减美国的信用卡和抵押贷款业务。目前,汇丰已停止在美国承接新的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并且关闭了汽车贷款业务。

另外,汇丰银行将2008年每股股息大幅减少29%,至每股64美分。该银行还明确表示,银行的执行董事将不会获取2008年的现金分红。

2009/3/1

金融危机已经引发了工业危机,各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2009年2月19日 打印版 《经济学人》

简介
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实体经济,各政府使出浑身解数拯救各自的经济

金融危机已经引发了工业危机,各政府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想从中国南方运输集装箱到欧洲,现在是报价最便宜的时候:除去燃料和包装费用,不用再多花一美元,而在2007年夏天,货主得支付1400美元。半满的货船只不过是全球制造业崩溃的迹象之一。去年12月份德国的机床订单比前年同期降低了40%;中国9000家玩具出口商大约有一半已经破产;1月份台湾笔记本电脑发货量减少了三分之一;1月份在美国装配的小汽车数量比2008年1月份低了60%。

去年金融危机全球性的摧残力就变得很明显了。制造业危机的严重性仍在加深,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它的-----确切地说是从民族的角度。而实际上,制造业也是个全球性质的行业。

美国和英国在过去三个月中的工业生产分别降低了3.6%和4.4%(相当于年度降幅的13.8%和16.4%)。一些当地人埋怨华尔街和伦敦城的人。但是更加依赖制造业出口的国家里,制造业的崩溃更加严重,它们的制造业出口已经开始依赖于债务国的消费者了。去年德国第四季度的工业生产下降了6.8%,台湾下降了21.7%,日本下降了12%,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它们在上世纪90年代下降的还要快。工业生产变化不定,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的首次石油危机以来(甚至那次危机的范围也没有现在的大),世界工业生产并没有缩减。跟巴西、马来西亚和土耳其一样,东欧工业正在崩溃。中国南方有好几千家工厂被遗弃,里面的工人在1月份农历新年的时候回到了农村老家,好几百万人没有了工作。

被击垮的工厂
政府一直在救助金融体系,现在也被呼吁来拯救工业。工厂工人很有望在银行家得到规划之后受到安置。制造业现在仍然是大雇主,并且一般很惹眼,集中在像底特律、斯图加特和广州这样的地方。像通用汽车(GM)这样著名的制造商也被击垮了,人们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信心的缺乏已经正在使经济下滑。所以理所当然地,给制造业些特殊的关照是对的吧?

不考虑制造业经历的这些磨难,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没有不带痛苦的选择,实业救助有两大缺陷。一个不足是,政府计划制定和修改起来都很慢,也太过笨重,不能处理世界制造业里各种各样不断变化的难题。这一难题部分来自干涸的贸易金融,没有人知道这会持续多长时间。另一部分是由于公司存货严重(在中国就是北京奥运会之前积攒下的一些存货)。存货带来的影响应该是暂时性的,但是同样没有人知道这个影响会有多大、会持续多长时间。

另一个不足是:行业救助不能解决危机的潜在问题--------即不仅仅是制成品需求的减少,而是对所有类型的需求都减少。因为生产量太大了(汽车制造业尤其巨大),所以不管政府注入多大的救助,一些企业还是肯定会倒闭。各政府怎么能知道需要拯救哪家公司、每一个行业的规模多大才算“合适”? 这是得由消费者来决定的。把资金给那些叫喊声音最大、说客最机灵的行业是不公平的,也是一种浪费。走运的企业得到了救助就有订单,不走运的企业没有受到资助就失去了订单,这只会使动荡的经济更加恶劣。一个国家对某个行业偏向就是在冒险引发针对外国的保护主义,也会因为锁定低效率公司而减缓国内长期的发展速度。

除了供应链没有什么可以丧失的
有人会说制造业是特殊的行业,因为经济体的其它部分依靠制造业。实际上,经济更像是一张网,网上的每一点都是和其它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每一个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重要的区别不是在制造商和服务商之间,而是生产性工作和非生产性工作之间。

很多制造商都接受这个观点,但是会立即转移到下一个争论:即当前的危机没必要危及到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工作。 现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依赖其他所有环节。在一家制造塑料模型部件的公司倒闭之后,各汽车制造商感受到了威胁,引进了通用集团的新型雪弗莱(Camaro)。汽车行业认为通用集团本身的损失会给北美供应链造成永久性的创伤。他们说政府资助可以避免业绩好的公司再次战斗。

尽管一些供应链有疙瘩,但那是对行业救助的普遍不充分的评价。通常来说,比起只是一个大集团中不独立的俘虏的形式,供应者有好几个消费者、消费者有好几个供应者的形式应该更加富有弹性。中国就证明了一点:今天需求的缺少产生了空闲生产量,如果消费者所在公司歇业了的话,那么他们会迅速找到新的供应者。当这样做很困难的时候,比如零部件供应商是很专业的,那么出色的管理比国家救助更有效。最出色的公司会紧紧地监控他们重要的供应商,并且不止从一处买零件,即使这样会花很多成本。从极端方面来说,很多公司会通过帮助其赚钱或者对其投资的方式来支持脆弱的供应商。

如果行业救助是徒劳,那为什么还要救助银行体系呢?当然不是为了银行家,也不是因为行业救助就能创造一个有效的金融行业。甚至满是瑕疵的银行救助和经济刺激计划,比如巴拉克.奥巴马本周签署的,都是针对最根本的经济问题:不管那些银行有多么不值得,都要拯救它们,以保证资金流到所有公司里去;财政刺激计划是为了全面促进需求。随着制造业的崩溃,各政府不要乱改救助计划,他们应该做的是扩大这些计划,而且仍然要紧迫:继续发放救助资金、继续使金融自由。

投资者的时间情感(转载)

投资者的时间情感
李剑

每个人都热爱时间,热爱生命.但投资者特别是价值投资者对时间的热爱与一般人有所不同.他对处于股市底部区间的那一段时间特别富有情感.那是春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美丽时光,那是价值投资者的节日。

那是这样一段时期: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港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在8倍左右。这样的时间,平均不过四、五年才出现一次,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以A股18年历史为例,自1990年有公开交易市场以来,只有1992年11月,1994年7月,1996年1月,2005年6月,2008年10月才跌到过市场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的水平.再以港股为例,三十五年来,只有1974年12月,1982年12月,1987年11月,1995年1月,1998年8月,2008年10月才跌到过市场平均市盈率在8倍左右的水平,其中1974年7月跌至5倍以下。

人生有多少个四到五年呢?换句话说,平均四到五年才出现一次的机会对人生意味着什么呢?

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喜欢一个谜语,说的是一个老太太活了75岁,然而只过了十五个生日。原因何在呢?原来她是在闰年闰日即2月29日出生(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约为365.2422天,而我们采用的日历上每年只有365天,也就是说,每隔4年日历上就要多出将近一天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余数,每4年后增加一个额外的闰日——2月29日),因此只能五年过一次生日。

为此我常常想,如果天下投资者也有自己的节日(是节日而不是生日)的话,那就应该是平均每隔四五年左右暴跌以后见底的那一天的前前后后。比如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低见998点的那一天的前前后后。尽管这一天总是在事后很久才知道,但没关系,正如春天是一个季节而不是某一天一样,价值投资者的节日也不是非要在最低点那一天去欢庆,去投资。

我想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寿命不过七、八十年,刨去年幼无知或无钱的二十五年,再刨去七十五岁以上年老体衰的时间,人的投资寿命不过短短的五十年,按照经济周期的一般频率,人的一生大的投资机会不过十来次,何其宝贵!

我是一个强调在好股好价基础上坚持不卖的人,是一个强调“买的好”而不在意“卖的高”的人,由于大多数人不太注重长期的绝对回报,却特别喜欢追求某个时刻偶然的辉煌,比如抛在了6000点等等,所以常常不被人理解。但我心中明镜一般,还是在市场平均市盈率高企的时候往往落落寡欢,手足无措,只有用读书种花打发时光.而在市场平均市盈率极为低迷时往往感到亢奋.我知道,时机似金,这是一生中不多的机会。如果人生是一场高尔夫球赛,那么你一生只能发出十次好球,错过一次就只有九次了;如果人生是一次桥牌大赛,那么你一生只能打出十次好牌,好不容易又盼来了一次.我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气氛,比如人人都说股市令人憎恨,基本面要到2009年年底才会好转,这是百年一遇的危机,这次情况特殊,A股可能要跌到800点......等等.

这种强烈的感情,我想,就是农民对春天的感情,对春雨贵如油的感情,如果手中有钱,抢种抢播,十分看重.作为一个能常常募集到资金的私募基金经理,难免会象不断握有保险公司重金的巴菲特先生一样高呼:我们欢迎下跌!

我的《做好股收藏家》一文发表后,很多朋友问我:你为什么只对年轻的工薪阶层提出“随时买”最终能成为亿万富翁的建议,而对拥有一大笔积蓄的中年人士以及拥有大资金的机构不提出具体建议呢?我曾引用司马迁的“大钱靠把握时机”的话一句作答。那么,什么是把握时机?本文算是有了一个补充。

去年年底,应诸多朋友再三邀请,我在深圳牵头组建了牵牛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有少数朋友不解:股市这么坏,你怎么反而出山了?我听了只能哑然失笑了。

人生苦短.投资的朋友们,你们要珍惜啊!

2009年除夕夜于深圳

创业板的未来在哪里

创业板的未来在哪里
本文见《财经》杂志总第231期
现在一些支持创业板的人士,动辄说是为了鼓励企业创新,这和当年发展资本市场是为了搞活国企一样,忽视股东利益,只不过更没有道理张志雄/文近来,内地建立创业板市场的舆论渐热。不过,对创业板的投资者而言,十有八九都会受到伤害。  

在2008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有位股东提问:“在过去几年里,我有一家优秀的小企业,但我不能使它成长到下一阶段。看起来,我忽略了一些要素。我希望能得到您的建议。” 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的一席回答颇堪玩味。
 
“你需要记得,事实上,大部分小企业不会变成大企业。同样,大部分大企业会持续地变成中等或更糟。所以,这是艰苦的比赛。而且,所有的参赛者都会死去。这就是游戏规则,你必须适应它。我们只是抓住了一个变成了大企业的小企业,那就是再保险部门。阿吉特杰恩和沃伦,还有其他人,从空气中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有价值的企业。”

  我们早已知道,伯克希尔从小变大,实施了无数次收购,但是,芒格提醒我们,在他们投资的小企业中,真正由小变大的只有一家,这不发人深省吗?  是啊,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都是在大企业的股价遭到低估时买入而已,如《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和中石油等。

  如果连巴菲特和芒格这等成功和专业的投资人,投资“创业板”的成绩也是如此糟糕,我们一般的投资人会更好吗?

  除了考虑到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概率很小,我们尤其要注意所谓的高(科技)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对投资者的杀伤力。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100年,飞机、汽车和电脑等发明,为消费者创造了极大的方便和福利。我们可能想当然地认为,投资这些产业的股东一定大获其利。很不幸,事实恰恰相反。  在当年科技和网络热潮中,巴菲特几乎不在高科股上投1分钱,引来一片质疑。一般人可能对巴菲特多次提到“不熟不做”的投资原则印象深刻,却很少注意他以汽车和飞机产业经验为例,证明涉入高新产业的股东是“冤大头”。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为汽车的发明激动不已,竟然出现了2000多家汽车公司,但最终只留下了三家大公司。如果不是政府支撑,这三家现在也该玩完了。也就是说,如果是长期投资的股东,他们会血本无归。

  上世纪另一项伟大发明是飞机,投资者的境遇同样惨痛。早在20世纪50年代,巴菲特的恩师格雷厄姆已在《聪明的投资人》中提到了投资飞机业的危害,而巴菲特虽然一直声称《聪明的投资人》是促使他走向康庄大道的决定性的一本书,后来却仍以优先股方式大举购买了“美国航空”股票。巴菲特深陷其中,几乎不能自拔,最后是凭着运气逃了出来。真的,巴菲特仅仅是运气好而已。

  巴菲特不得不自嘲:如果有时光机器,让他回到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时代,他一定把那架“小鹰号”给打下来,让前赴后继的飞机投资人幸免于难。

  那么,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私募和创投仍在趋之若鹜地“投资”呢?搞错啦。他们只不过是“二道贩子”,是要把所谓的“创业板”的股票卖给投资人而已。不信的话,如果没有二级市场的“出口”,世上还有几家创投或私募?

  现在一些支持创业板的人士,动辄说是为了鼓励企业创新,这和当年发展资本市场是为了搞活国企一样,忽视股东利益,只不过更没有道理。中国有多少家“创新企业”啊,而创业板的容量又有多大?让少数的企业上创业板,不过是仅仅富了极少极少的人而已。还有,就是提供具有极度投机特点的泡沫产品,让更多的投资人失去财富。

  更何况,玩上市游戏,只会让更多的创业企业不务正业。香港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就批评有些内地地产代理公司成功上市,筹集到惊人的资金,同时却把业内公司的经营方式引上了“邪路”。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疯狂的地产代理经营者,他们不管分号开了之后有没有生意,也四处开分号。有些连员工也招聘不到,也一样租铺装修,把招牌挂上去再算。有很多商铺,虽然灯明火猛,但里面只有一名接待员,完全不可以提供正常的代理服务。打开门面,全无收益,只是不断烧钱,但一样有人乐此不疲。”

  施永青无可奈何地写道:“市场上出现了一批这样的可以不计成本的公司之后,铺租被抢高了,工资亦被这样抢高了,他们最终或许无法生存下去,但在他们未退出市场之前,很多正统的经营者都给他们害死。中原的情况好一点,我们最多只是赚少一点,但一些中小型的同行,已被他们逼迫得走投无路。”   这些野心勃勃者不仅害了同行,而且一旦最终不能上市,也会害了自己。类似 的报道比比皆是,这儿就不细谈了。■   

作者为《科学与财富(Value)》(www.valuegood.com)主编